商研良语-净零趋势逼境 钢铁业力求创新

台湾以出口贸易为经济命脉,势必要与国际社会拥有一致的方向。根据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在2021年中华民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册报告,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占比里,以二氧化碳为最大宗,约占95.28%,其中以工业制程的能量燃料燃烧占制造来源的90.13%;再以部门分摊电力消费计算分类,其中钢铁产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工业总碳排放量的4成。

依Global Energy Monitor调查,全球钢铁产业一年约产生30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面临相当大的减碳压力。然而钢铁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获缺的关键性产业,也是生活中在食衣住行上的必需品。台湾环保要求高,结合过去数位转型之良好基础,钢铁业有机会成为永续的模范生,短期内或许因减碳而增加成本,但长期下来,产量效能可以更好,更甚者还能获得额外好处。在目前政府的政策潮流带动下,小至以屋顶建立太阳能板增加电力的来源,大致研发更新更节省能源及废料的制程方式。

然而,过去的节能减碳的方式已不足以因应碳中和的计划,随着气候变迁的情况越增激烈,越来越多钢铁公司务实地调整减碳策略,试着跳脱出传统思维,导进智能数位、更高效及环保的炼制及循环经济技术,来应对减碳行动中的资本、技术、资源的三大挑战。

以台湾钢铁产业资本规模最大的中国钢铁公司(资本总额1,577亿元)为例,目标明确在致力于永续发展ESG里的E-「环境保护」,除了导入节能减碳技术使其低碳转型外,并且在产线制程上开发也是相当积极不断地实验及创新,优化能源的使用与效率,改善能源产制与使用过程产生污染与操作等问题。

至于循环经济部分,结合关系企业,如中宇环保和中钢碳素,合作将废弃物循环再制成高价值产品,也做好产品的碳强度调查,为2027年正式上路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机制冲击愈做准备;若以刚落幕的世足赛来比喻,即是一位带领着队伍优先开球冲锋的优秀前锋。

这一场低碳运动的潮流不只是为了改善大环境及为了环保,分化单位为各家钢铁产业业者来说,减碳的任务也不是只图利大财团,而是为全体带来崭新的改变。改变总是会带来无限可能性的重生,如果在转型的过程时就取得良好的优势位置,对公司的各方面的永续发展将会带来极大的助益。

如大成不锈钢工业(资本总额202亿元)也加入了这场团队赛,除了企业本身净零作为,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的齐力减碳,才能在温室气体范畴三发挥功效。大企业一层层带领着从中下游客户,到整个钢铁产业,连结并加速供应链进行碳净零转型,在永续上互相合作,不是各自为政,让台湾钢铁产业有着良好的改革创新,以期在永续议题中得到国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