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经济仍将是东亚区域稳定力量
旺报社评
自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菅义伟会谈后,「台湾问题」成为美国强化美日同盟的催化剂。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透露,美、日将在「台湾问题」上共同努力,采取非公开的恰当措施,凸显两国战略合作立场。
交往与介入更胜孤立与封锁
在中日关系的现实里,日本往往因战争历史而受制于中国,已逝的知名日本中国问题专家小岛朋之曾指出,在中日关系上,中国掌握许多王牌,日本却苦无王牌可打,台海紧张情势升高,才察觉美日同盟是对抗中国的最大王牌。小岛的叙事虽针对1996年台海危机,亦可解释当下美日中关系的变化。这一点,台湾的感受非常深刻。
不过,从美、日两国最近的相关表述观察,两国对台海和平的支持,无涉「一中政策」的改变,亦非「美日同盟」对台湾安全的战略表态,坎贝尔主要着眼于经济,台海若出现突发事态,冲突将会急速扩大,其影响将不仅限于区域内,而会从根本上动摇全球经济,美国将为此付出难以想像的代价。中国等亚洲国家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动能,攸关美国经济荣枯,更决定拜登重建美国中产阶级之施政核心理念的成败。因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明确表态不以「冷战」指称犬牙交错的中美关系。
拜登要与中国合作、竞争,必要时不惜对抗,与二战后定锚日本国政的吉田茂首相类似,认为面对「共产中国」,「交往」与「介入」更胜于「孤立」与「封锁」。中国GDP全球占比达17.42%,逐渐接近美国,世界经济很难以楚河汉界一分为二,日本无从重复「冷战」经验。
野村综合研究所警告,中国针对日本的贸易限制的可能性,将成为日本经济及金融市场的风险。日本2020年对中出口总额达15兆8996亿日圆,同比成长9.6%,大陆和瑞士是日本唯二出口成长国。日本的对美出口却呈现下滑趋势,对中出口成为支撑日本经济的重要力量。
疫情威胁中,中国受惠于「新冠特需」,经贸表现亮眼,拜登政府未因而改变对中强硬态度,贸易战烟硝味并未消除,疫后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风险。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日前表示,期望短期内与大陆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谈,检视中、美首阶段贸易协议的实施情况,评估该协议的有效性。中、美重启对话将有助于双方贸易争端的进一步解决。
拜登政府坚持关键高科技「脱中」,但不影响中资赴美首次公开募股(IPO),根据金融资讯机构路孚特(Refinitiv)统计,2021年首季中国赴美上市企业达19家,创2010年第4季以来的新高,华尔街仍持续协助陆企在美国上市。IPO市场活络,显示美国金融界与中国的互惠关系未断,北京希望借助华尔街的政治影响力,打开中、美对立的僵局。
中国经济的动能将更为日本等东亚国家带来好处,不似中国与欧盟在互相制裁后关系恶化,欧盟暂停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日本国会上月28日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本政府初估,中、日、韩全员到齐的RCEP,经济推升效果将高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巨型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东亚持续推进全球化的里程碑。
其实,疫情下全球车市衰退,日本丰田汽车却逆势在中国市场销售强劲,因日本汽车产业经营战略始终兼顾美、中两个市场,与北京维持良好关系,极力避免顾此失彼,力求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站稳车用自驾系统、电动及燃料电池车的竞争优势。
日本产业无意在中、美夹缝中选边站,而是同步与两者建立「战略性互惠」关系,致力5年至10年后成为第三极,巩固日本经济地位于不坠。日本的务实操作值得借镜,台湾经济动能的维系离不开大陆市场,勿以「台湾可承受失去大陆市场而无损经济」这类混淆视听的说法愚弄民众。中、美两大市场对台湾皆无可或缺,不存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替代。对美、日两国而言,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依然重要,在战略竞争的同时,将产生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