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美中重建互信 机会仍在
旺报社评
中美关系紧张,大陆企业到美国上市热度反增。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陆企业在美国透过IPO筹集了66亿美元,是2020年同期的8倍。德勤中国数据显示,今年第1季共20家陆企在美国上市,去年同期仅6家,成长233%;总融资金额43.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3.7亿美元成长1081%。
去年,大陆企业透过IPO在美筹集了150亿美元的资金,仅次于2014年创下的纪录。而就在今年美国对大陆企业赴美上市订出更严格规定的背景下,陆企仍争相赴美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预估,今年约有60家大陆公司计划在美国上市,规模可能超过去年。
为何大陆企业要冒险去美国上市呢?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相较大陆,美国资本市场流动性更强,投资者基础更广泛,审批与流程相对宽松、简化。大陆经济转型速度很快,出现了很多新业态公司,美国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公司、高科技公司普遍看好,会给予高估值。在美上市也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全球知名度和良好声誉,会更容易吸引高品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由此可见,不管美中政治环境如何变化,市场运作仍有其自己的逻辑。双方市场对彼此仍有天然的磁吸力:北京海关4月26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第1季,北京地区对美国进出口均出现大幅成长。对美国进出口812.6亿人民币,同比成长133.4%,占同期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2%。
百日新政后,拜登政府确立了以「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来定义美中关系,但在现实层面,三者不是平均分的。在对中战略设计中,竞争面尤其是对抗面的比重最大,有学者总结为「动用全政府、全社会、全方位、全世界的力量与中国竞争」。近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提出「2021年战略竞争法」,要与大陆全面竞争,并得到了两党的支持。
但是,有意思的是,中美关系基本盘却是合作面最大。过去经贸关系被称为美中关系压舱石,两国经济联系至今依然密切。新冠疫情之下,中美经贸合作仍逆势成长,2020年中美货物贸易额为5800多亿美元,同比成长超过8%。国际事务层面,无论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疫情还是重振全球经济,没有大陆的参与和合作,美国的国际战略雄心是难以实现的。
基于全球利益达成谅解
无论美国国内反中的立场看起来多么「政治正确」,也要静下心来分清中美关系的主流和支流。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比喻,中美共乘一艘救生艇在波涛的海上前行,不论两国对彼此的观感如何,都必须为彼此提供战略保证,尽可能合作。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前在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致辞时说,「乒乓外交」代表了许多人对于未来的一份期待,那就是美中两国人民能够基于两国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彼此之间达成一种谅解。
美国有识之士的观点,值得聆听。当下中美之间仍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尊重市场的选择,维护全球产业链。中美经济脱钩几乎是不可能。市场会以强大的力量冲破政治壁垒。大陆几十年来建立了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没有其他国家、地区可以复制和替代。美国经济复苏仍需大陆庞大的市场和产业链。中美两大国携手恢复经济,才能提振全球经济活力。
二是在全球治理上展开协调。上周「气候峰会」开了一个好头,美方主动邀请,中国领导人参与并发言,互释善意,给世界气候治理注入了信心。疫情后的世界需要新的协调机制,大国能够无国界地思考和行动,修复多边主义,以推动全球治理的更新与进步。这种协调机制有效运转的前提,是正视这个世界的「和而不同」: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治理模式并存乃至互鉴。
中美是应对共同挑战和维护全球秩序的两个支柱,为两国竞争设立原则并注入正面因素、通过加强对话重建政治互信扩大合作,是未来的方向。美中建立建设性大国关系的机会之窗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