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台大医院H7N9抗疫35天解密

文/郭子苓

一百天夺去四十条人命,让两岸三地「闻鸟色变」的H7N9禽流感,因大陆已近月未有新病例,六月二十八日,疾病管制局正式将中国旅游疫情由「警示」调降为「注意」,象征H7N9的威胁暂且落幕。自大陆爆发首起病例后的三个月间,最让台湾人无法忘怀的,当属四月二十四日。当天下午,疾管局宣布台湾出现H7N9确诊首例防线沦陷,台湾正式成为疫区之一;所有人都在问:H7N9会成为下一个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吗?收治首例病患台大医院,会否成为第二个和平医院?除了病患家属,台湾有五十个人,比谁都更紧张。他们是台大医院的H7N9团队,由副院长张上淳领军,跨七科别动员八位主治医师、超过四十位护理人员及五位技术员组成。他们对抗的不只是未知的新病毒院内感染的可能,还有全社会的关注;疫情是否一触即发?能否治愈病患?全系在这一群人身上。「有一段时间,我们都已经做好患者往生的后续准备,」张上淳回忆,首例病患李先生转入台大医院初期,肺、肾功能衰竭、并发败血性休克插管无效、投以克流感亦不见成效,入院三天便改采体外维生系统叶克膜,病况严重,许多医生甚至忍不住问:「这,还活得下去吗?」「不只治疗,院内『人心』如何安抚,都是课题。」台大医院内科部临床副教授王振泰说,首例病患曝光后,院内便收到不少护理师家属的投书,「草菅人命」、「为什么要我太太上火线」的字句接连出现。他坦承,面对这个「没有人能给正确答案」的新型疾病,即使阵中拥有多位经历SARS的抗煞大将,每个决定,都还是做得战战兢兢,经由各科别不断辩论、相互激荡而来。创下世界首例,将一般用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细胞激素药物,使用于此次病例,就是团队合作最好的例子。成功了,救人一命,失败了,则可能背负罪过。这样的压力,不只让张上淳在每天早晚的团队会议上,多次问「用了有什么坏处?」各科医师也对江伯伦抛出疑问,从内科、外科血液科的立场反复评估。花上整整三天,经团队认可、张上淳与家属沟通后,五月一日早上,终于决定投药。那天起,一切就如水到渠成,李先生的细胞激素受到控制后,身体状况渐趋稳定,抗流感药物搭配类固醇、洗肾也出现成效。情况最坏时,身上曾插上三根管子病房内放满十台机器的他,在投药第二天便脱离叶克膜,六天后拔除呼吸器,三周后顺利出院。台大团队在H7N9抗疫上打出漂亮的一仗,张上淳坦言,虽不能将抗细胞激素药物视为扭转乾坤的最大功臣,仅一名案例也不足以证明其为标准治疗方法,但的确是台大「后SARS时代」十年来经验传承、团队合作的产物。台大医院在三十五天的战役中胜出,也许与运气有关,但十年、三千五百天的准备,更是关键。【 更多报导

 跟团出游旅游业者不告诉你的5件事

 洋版李宗瑞案》台湾女生很哈老外?科学怎么说

 月领24K、工作12小时,该怎么改变低薪人生?

被告怕了!台湾妇产科医师遭集体「歼灭」

好事要发生了!2013下半年12星座工作运势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