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岛农民不堪「犬害」 1个月内有7只狗被毒死

无辜浪浪毒死菜园里,令志工们相当不舍。 (图/怀生相信动物协会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下同。)实习记者陈思妤/采访报导

过去台湾农民惯以除草剂毒药来「防治」流浪动物破坏农作,随着时代与产业的改变、动保观念逐渐兴起,采取这种残忍方式的农民已经逐渐减少,但社会的陋习仍然难以根除,在全台各县市还是时有耳闻这样的毒狗事件发生,连首都台北市也难以避免,光是10月间当地流浪动物志工就发现了7只浪犬惨遭毒死!

怀生相信动物协会表示,「相信动物」从社团时期就开始在社子岛结扎。今年,更是力求将社子岛的母犬结扎彻底,志工还特地深入社子岛的各个角落调查浪狗族群,也时常家访、主动结扎居民的放养犬只,希望能够有效控制当地流浪犬只的数量增生,但没有想到,近日因进入当地秋冬作物采收季节,毒狗的现象更加严重。

▲没有围篱的菜园,看似平静却可能暗藏毒药。

台北市士林区辖内的「社子岛」位在基隆河淡水河交会处,是两河交会所形成的沙洲,由于其地形成因与特殊位置的关系,每逢大雨就容易淹水,在民国59年起的都市计划相关法规上被规划于禁止开发的滞洪区,使该地区的开发长期受到限制,也因此保留了不同于台北市其他地区的生态文化。

30年前,社子岛是台北市民主要的叶菜类供给区,如今交通便利,中南部蔬果供应商充裕,社子岛菜园的功能减弱,当地农民渐渐转型成体验农场或单纯自栽自用,但也因为生态环境不同于都市,时有流浪犬只出没,造成菜园的破坏,有些农民便会以毒杀来达到「防犬害」的效果。

▲被跑路主人遗留下来的狗狗们,就这样成了没人饲养的弃犬。

怀生相信动物协会相当痛心的在脸书贴文分享10月发生的诸多毒狗事件。在延平北路八段有一处民宅原本住在墙内的12只狗狗,因为主人跑路,台风吹倒围墙,不幸成了无主的弃犬,新地主和协会志工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接手饲养及照顾。但即便说明了围墙会修复,请邻舍包容一小段时日,附近的菜园仍无法忍受这群无主的弃犬,没过几天,就有2只狗狗口吐白沫的死在牠的家人身边,估计是误食毒药,奋力跑回熟悉的家园断气的。

▲12只弃犬当中的小黑狗似乎是吃了毒药之后奋力地跑回熟悉的家园,最后断气在其他的狗狗身边。

另外一例则是只志工已经列入抓扎名单中的黑狗妈妈,牠带着两只幼犬,原本要等喂食稳定之后就带牠去结扎,贴文写道:「不幸的,牠是附近农田的眼中钉,农夫看过牠穿梭菜园,早已点名做记号,10月24日下午两点,志工亲眼看着她牠从远处菜园想跑回牠的栖息地,可惜黑狗妈妈终究没见到牠的孩子最后一面,就已经倒地挣扎、抽搐喘息、痛苦地死去。」

▲事件中的黑狗妈妈,志工不舍的轻抚牠的遗体

眼看着这些无辜的浪犬一一死亡,对于长期在社子进行绝育工作的志工而言相当的痛苦,但怀生相信动物协会在发表的「社子工作报告」中表示,「受苦的生命我们不舍,但仍须理性面对。挫折后的思考,都该让我们更确定方向,坚强向前。」文内更指出,「再多说些在社子岛的体会,恰如同其半都市半乡下的暧昧调性,我们也期望人与动物间,可以有更多的对话空间、妥协、及对一个更好的未来的想像。毕竟所有的三度空间,都不是只有人类才能使用的。动物生来,也不是用『可否让人类使用』来定义牠们的价值及正确性。」

其实社子岛特别的生态环境并不同于台北都市,居民们更常常苦恼于政府举棋不定的开发政策,更有居民创设了社子岛开发愿景粉丝专页,提供彼此讨论的平台,对于该地特别的生活方式,许多关怀动物的人士或团体,以及当地友善动物的居民都相当希望可以找出农民与动物的共存之道,怀生相信动物协会也强调「引起对立绝非我们本意。其实有不少社子在地人都是我们的志工,努力想改善自己家园的流浪动物处境。抛出这篇文章是希望获得更多关注甚至力量,但是恳请大家不要把指责的声音对着社子全数居民,以免对立引来更多仇恨,让事情更难以往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主管机关拿出作为,不该将无辜的动物生命及农民生计作为箭靶,逃避该有的建设与管理责任,更请爱护动物的民众共同关注社子岛居民的开发议题,串连社区的动物安全网络,一同找出友善的共存方式,而非造成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