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世界一流的造飞弹专家──望穿海峡的眼睛之6(朱伟岳)
国军汉光十七实兵验证在屏东车城海岸举行,具有强大战术吓阻力的海军海鸥飞弹快艇成功发射舰载雄蜂一型飞弹直接命中山字号。(中时档案照)
我和人说起做原子弹时,总喜欢比喻说成做菜。一开始,无论是从食谱开始学,或别人手把手地教,或自己从头摸索,刚做出来的料理很难色香味俱全,甚至具备色香味中的一项就算有小成了。但主厨终究得脱离食谱或师父的教导,终得自己站在炒锅或炖锅前面,面对烈火或文火,把食材和配料,准确而及时地下锅翻炒或焖煮,烹煮出客人所要的菜肴。要好吃呀,否则客人会翻桌干骂而去。
每一个主菜,都是慢慢磨出来的人物。在民国50年代,台湾那有什么造原子弹的专家,也没有造飞弹的专家。几十年过去了,中科院现在就有许多这方面真正的专家。做原子弹的不敢说,因为这事早已经停下了。
造飞弹的专家,绝不含糊地在世界上可享第一流地位,许多或许就住在佳安村。他们不必像钱学森那样有名,但在他们通力合作下的产品,肯定不会浪得虚名。像前些时某某军舰,被某某士官,按下某某不该按的按纽,一个名叫「熊山」(雄风三型的谐音)的飞弹,未经瞄准而盲目飞出,飞了好几十公里,竟在茫茫大海中,不可置信地找到一条小渔船,去完成它被中科院无名的专家们,早已设计定了的任务──直接命中。
中科院这方面的故事太多,是科技生产力不断提升的动人故事,应该多听听无名专家们怎么述说。至于科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科技生产的组织关系必需调整,否则一定妨碍和制约科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一点;自民国53年到73年,这20年里中科院院内组织调整的概述如下:
国防部有国防部的组织系统,下属各个单位,无论各军种或后勤支援部门,都有各自的组织系统表,术语称编制表或简称编制。编制最重要有两点,一为人员数,术语是员额;另一为编阶,即各员额阶级的编配。譬如一个陆军的步兵班,班长1名,编阶为上士;副班长1名,编阶为中士;其余为下士以下、上等兵、二等兵的列兵10员,故一个步兵班的员额为12员,各员编阶也大致规定了。
中科院在民国53年拟议成立之初,其编制为军官1000员,士官100员,员额共约1100员。其中院长1名,副院长2名,下设3个研究所即核能(第一)研究所,火箭(第二)研究所,电子(第三)研究所,及院部的计划处,行政处,设施供应处,主计室,安全室共8个一级单位。
院长、副院长都中将编阶,一级单位主管如所长等皆少将编阶,剩余的989员军官,则大致按照一个军种的参谋部门编制,上校约为5~10%编列,亦即这989名军官的上校编额,不到50人。而各研究所下辖单位研究组称二级单位,各所仅编配3个组。如第三所的三个组为第一组(通信组),第二组(微波组)及第三组(控制组),我就在第三所第三组工作。
我最先引进了类比摹拟计算机,从事研制工作中的摹拟设计。当时三所通信组刘发奎(海官39年班) 和控制组韩光渭(海机校44年班) 、和我(海官46年班),正发起研制制海攻舰飞弹。议定韩光渭负责技术层面,其他如各国类同资料的搜集,向上级简报争取立案等,由刘发奎及我负责。
因控制组亦正进行火蜂计划中,韩光渭乃建议将这拟议中的计划取名为雄蜂计划(后雄蜂更名为雄风,这是雄风计划的最早源起。但这时核研所的桃园计划正崛起中,它可是那时全院最主要的核武计划。
第二所所长程嘉垕先生正好退休,唐君铂院长乃调计划处刘元发处长任二所所长,计划处长则调第三所宋玉副所长接充,同时请宋玉调任合适同仁到计划处,主掌桃园计划之管理联系及协调事宜,我于是被邀请到了计划处;在院部及国防部之间,为核武的研制跑腿。我本来分派的任务是核磁测验,这新的计划处工作,也算能挨上一点边吧。
随着桃园计划工作的开展,全院各单位尤其各研究所的人力需求,都大幅度增加中,中科院的编制,根本无法适任实际需求。一是员额不足,二是编阶不当,三是许多必需人力如科研辅助类或技术制造类员工,在编制表中根本无此类别等。
我在得到上级的默许后,无数次前往拜见国防部部长办公室承办负责人鲁恩远先生,他是一位极有见地,且能虚心聆听意见的陆军上校组长;后来听说他晋升为陆军中将砲兵司令。经过往返的签呈协商,几年以后,中科院的编制得到大幅的修订及扩展,大要是:
一、军官员额全部可以军官或文官通用,亦即可以由文官当家主持任何计划。
二、989个(1000个员额减去11位一级单位的将官编阶)军、文官编阶中,30%以上改为上校(简任)编阶。亦即中科院上校编阶由原来不足50人,扩增至330人以上。
三、文官员额仍然不足,额外增加200员派用文官员额(派用文官,即不需经过考试院铨叙考试的文官),也是30%以上为简任,亦即60名以上为简任官。以上文官或派用文官,届龄退休时,都得享公务人员退休待遇。
四、中科院内所有二级单位,授权由中科院自行发布生效。但各二级主管,不得另发主管官加给。民国53年时,3个研究所的研究组加起来不过9个,但到73年时,各个所的研究组加起来,有100个以上,还有约20多个不同的工厂。这些研究组和工厂,大概都是经过我盖章同意才成立。每个盖章的后面,都有一再的协商和了解沟通。
五、科技研究辅助人力如图书管理、资料管理等,以及技术制造等,皆授权中科院在预算范围内自行发布。故中科院多了一套技术员编制和聘雇人员编制。这些不同的编制表加在一起,使早期中科院的发展,得有相当的转圜余地。
六、但是随着高科技人员的一再增加,尤其科技服役军官的转任实施后,中科院的编制,再也容不下由国内或国外迅速增加的人潮。再向国防部要军官或文官员额,已不太可能了。
这时我用摹拟的概念,提出「比照文官」一词,经国防部同意后,在中科院实施。所谓比照文官,就是一切任官程序,都照着文官的程序办理,所有的待遇或加给也和文官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没有占到文官职缺,届龄退休时,没有公务人员退休俸,但有劳保。
我常觉得对不起这些优秀的同仁。我和苑秀麟等常纵恿唐君铂院长,另觅地点成立较独立于国防部之外的精密制造公司。亦即接受中科院全盘技术移转的科技公司,不仅承接中科院的业务,也可承接国内国外的订单。
在民国73年,唐院长退休前约3个月,曾约见我和设施供应处丁秉杰处长,交待丁处长征购关西现渴望园区土地200公顷,以备设立技术移转新园区使用。唐院长无预警的退休,由郝柏村总长兼任院长,再由代院长黄孝宗带头,加强天弓计划等的发展,这筹设技术移转新园区一事,当然告终,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否则,台湾就不仅是台积电和鸿海公司为人熟知了。
(朱伟岳为前中科院第二所资深研究员,本文为龙潭区佳安里里长罗济巧访谈朱伟岳之纪录)
【未完待续,朱伟岳专栏每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