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大陆「八一」建军节的由来──未酬邦国中兴之16(朱伟岳)

1927年8月1日凌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中国共产党北伐军两万多人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反映八一南昌起义的油画。(图文:新华社)

民15年(1926)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为北伐军总司令,主力分为3部,北路取湖南、湖北,中路取江西,东路由潮汕入福建,各路进展皆顺利。北路军于7月11日进取了长沙,10月10日攻取武汉。

民16年(1927)2月,广州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在国民党内左派及共产党的掌控下迁往武汉,再推举汪精卫为主席。民16年(1927)3月10日,在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其执监委暨候补委员80名中,中国共产党员约居三分之一,亲共之左派亦居三分之一,乃通过决议,免除蒋总司令等一切公职。蒋介石军权在握,怎会服气,乃发表声明不接受该决议。

4月上旬,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在上海召开紧急会议,指责中国国民党内之中国共产党员受共产国际指使,破坏国民革命,要求对「中共首要」采取紧急处理,清除党内中国共产党分子。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中共谓四一二政变),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并设「清党委员会」,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缉捕中国共产党员,是谓宁汉分裂。

宁汉分裂了多长时间呢?大约是4个月左右;因民16年(1927)7月15日,武汉汪精卫政府知悉苏联顾问鲍罗廷,奉共产国际之命,欲分化国民政府以助中国共产党夺取武汉政府之权力,乃决定和平分共,定于8月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分途,驱逐共产党员,取缔共产党言论,并罢黜鲍罗廷及其他苏联顾问,这是所谓宁汉复合(大陆称宁汉合流)。

由于南京及武汉两方面都先后取缔共党和镇压国民党左派,故共党称之为孙中山的「大革命失败」,亦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告终。在武汉的中共中央(瞿秋白主持),在7月中旬得知消息后,决定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全面发动国民革命军里面,由共党领导或亲共党部队的起义对抗,起义军(后称红军)于8月1日凌晨2时,由朱德、周恩来等指挥,向驻守南昌的不愿起义的国民革命军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全城,公布《八一起义宣言》、《八一起义宣传大纲》。国民政府(武汉)方面,则马上调集军队包围攻击,击败红军光复南昌,红军败退,于8月3日撤离南昌向福建、广东南下。

说起来很有趣,这南昌起义共党领导的起义军队是哪些部队?名义上都是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部队,但其中部分部队不满国民党右派的政策,决定以武力反抗,是谓起义,和武昌起义要推倒满清政权的意思差不多。起义部队主要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张发奎部所属第9军(副军长朱德),第11军(军长叶挺,党代表聂荣臻),第20军(军长贺龙),这几个军所属的各师各团,有些因不愿起义而脱离,故起义军总人数约2万余人。

大陆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在保留了原有第一枪、军旗等核心要素外,采用了全景大型雕塑。(中新社)

武汉国民政府派出攻击起义军的是国民革命军第5方面军朱培德所属第3军(军长王均),第6军(军长程潜)以及第2方面军张发奎所属第4军,总人数较多,故占优势。8月7日,张发奎率第4军入南昌,接着追击红军部队。红军突围主力由周恩来、朱德率领,到闽粤边县大埔时,约数千人,国军第32军钱大钧部在三河坝拦截激战,是为三河灞战役。

红军后转进饶平县而潮汕,至梅州市丰顺县汤坑境时,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军几全军覆灭,周恩来等赴香港,朱德、陈毅余众仅数百人,朱德、陈毅力排众议,坚决维持队伍完整,「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而后是朱德部在湖南南部占领7至8个县,成立苏维埃政府,壮大了共党声势,接着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也就是以农讲所为铁粉的部队在井岗山会师,在井岗山建立了共党的根据地,乃能继续有力地与国民政府争雄。

由三河坝而说及的这一段概要故事,可以了解「八一」2字的由来;同时要知道,起义这一票人的领导,周恩来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朱德从国民革命军二方面军第9军副军长,都是共产党党员,故「八一」南昌起义,是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内部的一次军队分裂。

南昌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这次事件使共产党开始拥有完全在其控制之下的武装力量,是共产党真正能以武力夺取政权的开端。8月1日被人民政府定为建军节,原由在此。不过,当时对外宣称是以国民党左派名义起义,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的国民党左派军队和国民党右派军队的分裂,由合而分是也。以后的国共内战,就是这两票军队,杀来杀去的过程,当然双方都有各自的理想和自认的使命。

我们一家坐在小木船上经过三河灞,就在三河灞的河边停留一晚。当时大约是民38年(1949)7月30日,离8月1日还有两天。但觉夜风徐来,虫声唧唧,是睡大觉的好时光;乡间新闻闭塞,我们哪能知道,正在这安宁停泊之处,正约是22年前,中国人对中国人因意见不同,又一次自相残杀的血腥现场;三河坝战役,双方各阵亡1000余人,以十分之一已结婚估算,起码为中国制造了200位寡妇和离落的家庭。

第二天,木船到达潮州,快要进入汕头市了,有宪兵拦船检查。宪兵头载白色头盔,毕挺的草绿军服,宽腰带,黑皮鞋,手持卡宾枪,当时真觉得这名阿兵哥帅呆了。这宪兵真是替胡琏兵团,建立了好形象。他到船舱中一眼看透,是一个要远行的家庭。家四兄伟潭,5、6岁时曾随先母讲北京话,故能说些国语,就和宪兵用国语攀谈起来,宪兵还是高中生,态度温和友善,证明教育有多么重要。不久,我们就到了汕头市。

我们叫了人力板车,拖着行李,另坐着几部黄包车,来到浩公友人,国民党汕头市党部主任委员张公略先生住宅,在他家中打地铺停留了两个礼拜。当时的汕头市,比梅县要繁华多了,但还没什么汽车,连三轮车都少见,人拉的黄包车却不少;而梅县,黄包车罕见,板车不少;蕉岭则还有少许在车尾载人的脚踏车,平远连载人脚踏车都没有,都步行走路,再不就仅能拦商车搭黄鱼了。

从张先生处拿到入台证,船票已定好8月13日,由汕头直开高雄的平兴论,我们基本上就待在张府等候。有几个晚上,我们较年长的兄弟4人,问清了路径,晚饭后到比较热闹的街道逛街,五光十色,是第一次开洋荤徜徉在繁华的都市街道上。

汕头市是粤东的海港,也是大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珠海、汕头3个特区之一,和香港向有直接来往。故在繁华的街头,常见小贩叫卖香港进口的衣物鞋袜之类,四哥伟潭身上有4枚银元,我们四兄弟,乃在地摊上,每人买了一套新衣裤,各一双力士胶鞋,形象较佳地去台湾。

8月13日我们又是板车、黄包车到了码头,第一次看到庞大的海轮,十分惊奇,真像父亲以前告诉我们,一个大海轮船,可以把我们的祖宗堂屋装下去。我以后做了海军,以专业眼光回溯这艘平兴轮,应该是3千吨至5千吨的中型客货轮吧。我们买的是舱底票,通风不良,舱底中的大冰库,库门打开时的腐臭气味,好像至今仍停留在鼻尖上!风浪不是很大,除了小弟妹们不适吵闹外,在舱底的一个晚上,很快就过去了。

(作者为前中科院第二所资深研究员)

【未完待续,朱伟岳专栏每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