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险理赔关键曝光!「一次金+扶助金」照护生活 专家解析:可优先把一次金额提高

▲失能后无法工作医疗费用与看护费用是庞大的负担,民众须注意能险重要性。(图/pakutaso)

记者杨络悬台北报导

失能险商品去年热卖,鉴于金管会政策影响保险公司也调整失能险的投保规则与商品内容,今年也将面临保费调涨的可能。当失能险内容改变后,保户申请理赔时需要注意什么情况呢?锭嵂保险经纪人整理重点解析失能险的理赔关键

锭嵂保经表示,失能险的理赔金主要分作2种,分别是「失能一次金」与「失能扶助金」,功能因应保户发生失能状态。无论是意外或疾病所造成的失能,只要符合失能等级表1至11级认定,失能险都能获得理赔;而这2种理赔保险金都能帮保户支付短期的庞大医疗开销和日常生活所需的费用。

失能一次金:经过医生判定,符合失能等级表1至11级定义(按各家保险公司规定部分商品为1至6级),就可以依照失能等级,按比例领取一次性保险金。锭嵂保经举例,如30岁民众投保失能险,保额30万元,发生事故造成6级失能,给付比例为50%,可领到的失能一次金为「30万元 x 50%」,也就是15万元。

失能扶助金:经医生判定,符合1至6级失能等级表定义,保险公司每个月或每年定期给付失能生活扶助保险金,直到被保险人身故

不过,锭嵂保经提醒注意2重点:如果失能扶助金是「月给付」,保单生效启动理赔给付,每月给付一笔扶助金;如果失能扶助金是「年给付」,保单生效后,必须等到隔年的保单生效日,才会启动给付,每年给付一笔。部分「年给付」商品也有立即给付,民众可以询问专业的保险顾问

▲民众可以根据长照需求,投保失能险商品。(图/pakutaso)

至于去年讨论度较高的失能险商品「保证给付180个月」项目,是指当被保险人启动失能理赔后,在一定期间内,无论被保险人生存与否,定期给付的失能生活扶助金都保证给付180个月;不过目前此类商品已经不多。

除了「失能一次金」和「失能扶助金」,有些失能险商品另外增设一次性的「失能复健金」或「失能补偿金」,这些费用并不是每家失能险商品都有,可当作是补强失能一次金的理赔额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保单生效后,首先会遇到「疾病等待期」的投保规则。锭嵂保经解释,等待期的用意是为了防范保户带病投保、病症潜伏期设立的规定,在投保后的一定期限内,只要发生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可以不予理赔。

「疾病等待期」常见于医疗类商品,如医疗险癌症险等。以医疗险为例,等待期平均为30天;癌症险平均是90天。不过,没有设定等待期的保险商品也存在,因此民众投保前可以先了解商品内容。

▲失能险购买前必须了解保障内容。(图/pixabay,示意图,与本文无关)

失能险该如何启动失能理赔呢?锭嵂保经表示,当保户因疾病或意外造成失能,经过180天治疗后,医生开立的诊断证明书符合保单条款的失能等级(1至11级),失能诊断确定日后仍生存,就会按照保险额度理赔一笔理赔金;立即可判定为失能者不在此限。

锭嵂保经指出,旧规范的失能扶助金,只要经医生认定符合失能等级表,就会开始启动理赔;新版的规定是,自去年7月1日起,失能扶助金的理赔规范大多增加「确诊日后,被保人仍需生存6个月才会启动理赔」的条件,也就是6个月后仍生存,才会启动理赔,对保户而言较为不利。

因此,锭嵂保经认为,民众选择失能险时,可以优先选择失能一次金理赔条件较优(或包含失能复健金或补偿金)的商品,把一次性理赔金额提高,至少在这6个月的等待期间,不会因为经济来源中断而陷入生活困难。

【延伸阅读】

►保险转嫁风险困境「减轻家庭负担」要趁早规划专家提醒:别把失能重担留给孩子

►失能保单「主约附约」可自由搭配!缴费期满保额增加20% 两段式加码给付

►失能险「保证给付」陆续停售…专家曝光另一种选择!挑保单4大重点必看

►失能险停售爆抢购潮「专家不意外」!选对保险最重要:长期照护要用长照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