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声/你猜,全台北最好看的人在哪里?

龙山寺与剥皮寮一带云门2艺术总监宗龙小时候游乐场。(图/李佳晔摄影,云门2提供,下同)

文/云门提供

万华旧地名为艋舺,清领时期已开发,有「台北第一街」之称。如今,想到万华商圈,第一印象是显灵的龙山寺、是卧街游民、是老旧的街廓、凋零的性工作者、还是那杯沁人心脾的青草茶?

龙山寺与剥皮寮周边,是云门2艺术总监郑宗龙,年幼时期的游乐场、叫卖拖鞋舞台,小时候被父亲指派街口摆摊,他在街上观察形形色色在万华出没的人,这些人生龙活虎,深刻印在他脑海里,郑宗龙说:「现在我走在街上,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看』的人了。」这里的「好看」指的不是这群人多光鲜亮丽,而是他们上演的街头奋力求生术──摊贩揽客祭出各种噱头、警察取缔你追我跑、大哥闹场砸摊追杀,这些众生相,转译成年度巨作《十三声》的舞作雏型

▼《十三声》选在剥皮寮举办宣告记者会,特别有意义

《十三声》舞作改编自母亲口传的真人真事。昔日万华大厝口有位江湖卖艺郎,一人可男女老少、幼声细嗓,每当这一人剧团抵达广场众人莫不奔相走告,人称「十三声」。卖艺郎「十三声」的形貌兜上郑宗龙小时候所见的光怪陆离,成了台北古城当代浮世绘。艋舺或万华,在宗龙的诠释下,我们得以窥见它老态龙钟外的迷人生动。「以前外公家在剥皮寮二楼,外公是这里的总舖师,妈妈就读旁边的老松国小。」在剥皮寮办宣告记者会,宗龙难掩近乡情怯的紧张,却又有回家的熟悉自在。在宗龙的叙述下,我们仿佛跟着一个脸上挂着鼻涕屁孩,用两双拖鞋当道具在街头载歌载舞,看见警察来了,把拖鞋包好,冲向青草巷躲起来;又或者,在焰夏午后,舔着冰棒打赤膊背靠龙山寺后殿大理石纳凉……

想知道郑宗龙如何颠覆你对万华的刻板印象,又或者黏腻的夜市街道如何在舞台上变得如何绚烂夺目?优美青春的云门2舞者,又要如何舞动出生猛霸气肢体?来看这场舞吧!重新认识你所熟悉的艋舺。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郑宗龙谈《十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