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

插图/南君

林佳桦

结婚前几周,丈夫带我到爬虫店,挑选一只豹纹守宫送我。

牠全身约手掌长,上有浅棕、琥珀色横线间杂,头部中央一圈白肤,粉色腹部薄得近乎透明,头顶有双大而凸、且有眼睑覆盖的眼睛,两眼间散布银青斑点,瞳孔晶亮地直盯某处;眼球表面有层薄膜,仿佛戴着隐形眼镜。牠和我小时看过的肤色壁虎迥异,我好奇抚摸,微凉的背部有颗颗凸起疣状物,像斯伯丁篮球表面的外凸圆粒;细薄指爪搭上我的手掌,没有蹼的牠,没有办法攀爬光滑墙面。

牠待在长扁形塑胶盒中,盒底铺满模拟野外生长环境的棕红色赤玉土,土粒前方有一小水碟,牠不疾不徐地爬到碟缘,伸舌舔水,伏在土上,肚子微胀微缩

原本想念兽医系的丈夫,是一本行走的动物百科全书,他如数家珍地介绍守宫是代表安稳守家,俗称壁虎,谐音「庇护、必福」,此礼物代表他守护家的心意。

我们三个,一起搬入了新房。新房在市区往快速道路的巷内,婆家在隔壁巷弄,脚程只需两分钟。

守宫饲养盒放置在书房。牠是变温动物,我得在盒外铺一长条保温带,让守宫在温、凉二区间,自行找寻适合的温度工作告一段落,我会蹲坐在地,探望盒中的牠,牠常睁眼这望那瞧,四只薄爪踮在土粒上静止不动,定格画面有时持续两、三个小时,仿佛牠的静默比静默更久。

丈夫工作繁忙,常加班到晚上九点,家中多半只有我独处,喂食工作便落在我身上。守宫是夜行性动物,傍晚时,牠已蓄好电池这走那爬,正是喂食良机

。牠每隔两天进食一次,我由最初尖

叫着用镊子夹取牠的食物蟋蟀,到一个月后,可以徒手捞虫。守宫晶亮的棕色眼珠聚焦在夹子上活蹦乱跳的蟋蟀,昂起与身躯等长的尾巴左右颤动,接着「喀滋」一声,从容啄食。

喂食守宫,是我下班后疲累身体纾压的出口,但我常得匆忙地夹起蟋蟀,朝牠口中猛塞,再急忙地应婆婆之邀过去吃饭。之前久久才回去探视公婆,被叨念没把夫家当自己人。同事欣羡我不用洗手做羹汤,出门前,我垮着嘴角望向守宫,内心有外人不知的苦处;牠总以凝视回复,一副牠懂得的样子。

婆婆的厨艺媲美总铺师,她融合「重盐色深」的徽菜,及「长时煨炖焖熬」的浙菜,重现江南奢华美馔;炉上永远有一只深锅,用老而不腥的金华火腿及鸡骨猪骨熬的高汤,寻常便饭至少也是八大盘菜色,每餐必花三小时以上烹煮。她亲自示范料理步骤,说多看多学自然就会。姜丝葱段肉丁萝卜块,刀工不同,若我不慎切错,得重新再来;冷盘凉笋的沙拉酱挤法,细如丝线,不可有毫厘之差;我拿刀挥铲,总有对眼睛监视,芒刺地扎着我的背,这才知夫家几乎每月一宴,身为富贵之家的婆婆,宾客来访时大宴小酌,她是易如反掌,却苦了来自乡下、只会料理简单菜色的我。

回家后,已无精神准备翌日工作。我常对饲养盒发呆,心想,如果人类不重口腹之欲,饮食如守宫般简单,不知可省下多少时间?有时,我会对着守宫念诵婆家祖传料理笔记——冷盘烤麸要先炸后卤,红烧鲫鱼用青葱、镇江醋及酱油文火烹烧……守宫则状似无聊地盯着我。

到婆家两分钟的路程,我常走成十分钟,我总边走边思索如何接住婆婆丢来的变化球。有次我忐忑地端出黄鱼烧豆腐,婆婆睇一眼说,外观七分像,但不入味,然后将这道菜倒入锅中重新烹调。

那晚我真切尝到的是沮丧。回家后我和丈夫争吵,他希望我不要逃避和婆婆相处,说他母亲讲话直接但无恶意,我则抱怨压力大,人媳、职场,难以兼顾。吵架后再冷战,是新婚初期的相处模式,守宫常从盒里静静地望着我们。新房白天是空无一人的冷清,晚上充满烟硝,全新的家具,笼罩在旧话重「吵」的凝重氛围中。尚属蜜月期的我们,磨合成了磨擦,相处的渣滓越来越多,爱情已没那么纯粹。我劝丈夫搬到离婆家较远的地方,远距更能延续情感,然丈夫想克尽孝道,加上积蓄无多,只得作罢。生活压力也让我求子之路不顺,得了轻微忧郁;当与丈夫讨论想申请留职停薪,回娘家休养身体时,我发现多艰的求子路,竟然照进了光,我的腹中有个悄悄降临的生命了。婚姻生活像离了弦的箭,只能前行。我常倾诉心事的对象,是一只不会人语的爬虫,我告诉守宫,家中要添加第四位成员了,牠日日听我诵读食谱、旁听我和丈夫争执,聆听我即将为人母的喜惧与对生活的抱怨,陪我听纾压的韦瓦第《四季》。结婚四个月,我好似历经春夏秋冬。

只有周末,与丈夫带着守宫前往大龙峒附近的爬虫店采买蟋蟀,请老板检查守宫身体状况,再沿着民族西路转中山北路二段到马偕医院产检,白天不用回婆家,才为彼此冷凝气氛注入点温度。我问老板,为何守宫原本两天可以吃四只蟋蟀,最近食量却减半?老板说,夜行性的豹纹守宫需要暗静之地,白天几乎会伏在盒内较为阴暗处,牠虽是冷血变温动物,但体温不是冷的,是借由外界冷热来回调节,维持自己能适应的温度,食欲不佳,是牠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环境。

「妳不也一样,还没适应我家。」

我瞪视丈夫一眼,恼怒他话语中的刺,但想及好不容易出来散心,心情又开了些。

提着饲养盒、钙粉和蟋蟀,我们往东穿越承德路再一路向南走。为了让情感加温,我们走着婚前一同挑选婚纱的街道。坐落于民权东路与中山北二段转角的英式建筑,橱窗展示缎面布料、皇冠头饰,仿黛安娜王妃的高雅王室风,那是我差点付了订金的西敏手工婚纱。往前几百公尺,是丈夫喜欢的前卫时尚风格、标榜量身订做婚纱的林莉工作坊;接着伫足在曾为许多名人拍摄照片的青桦摄影前,我们曾约定结婚周年要来此合影。我饲养的守宫原本在休息,许是到了傍晚,店家梦幻灯光一照,守宫在盒里急走,状似兴奋;牠的喜悦也感染了我,婚纱橱窗里蕾丝雪纺纱裙上缝绣奢华亮片,暂时让我忘了平日的不快,告诉自己未来日子也能纯白如童话。最后到了马偕医院,超音波中的生命,总能让我暂忘生活旧滓。

这一路颇远,我和丈夫静静地携手走着,平静,得在平常里汲取,这是我婚后的初悟。街灯亮起时,灯光隐身在马路两侧的青绿樟树与枫叶后,让我误以为是浪漫月光,守宫是这一刻恬静的见证者。但,回到家,琐事压力与争执一来,共同走的路再度岔开。

有天,在马偕医院附近挑选孕妇用品,店员逗弄着守宫,我试穿孕妇装,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忽然婆婆来电,我忘记要回婆家学习她的祖传牛肉面了。这道菜,我已煮了四、五次,先用牛大骨熬汤,再用葱姜蒜爆炒牛肉,倒入液态与膏状两种酱油,加入大量牛蕃茄、红萝卜带出肉汤的鲜甜,放入的卤包,一有味道飘出随即捞起,以免提味的中药抢了肉味,我每个细节都顾到了,但味道总差那么一毫。

匆匆回家后,我急速喂食守宫,饲养盒一放,快速赶到婆家。因为我的忘性及迟到,全家气氛冷凝,我以沉默回应斥责,桌上菜色丰盛一如往常,我一味埋首扒饭,那天原本约好学习的料理,因而暂缓。

回家后,委屈与疲累,让我和丈夫都懒得开口。正要夹虫喂食守宫,惊觉守宫不见了。想来,我太相信没有蹼的牠无法爬出盒外,因而忘了阖上盖子。我忽略铺在光滑盒壁上的毛巾,这让牠有了攀爬的支撑点。

我慌张地正想唤丈夫一起找寻,他惊呼一声,从桌角旁拿出黏性极强的蟑螂屋,黏胶纸板上黏住的,正是我以为消失的守宫。牠瞪大眼,惊恐地喘气,肚子一鼓一缩。

紧急打电话询问爬虫店,老板要我们先在守宫身上倒层沙拉油,油可以稀释胶的黏性,倘若胶板黏性太强,守宫也许有性命之忧。此际,心中对婚姻生活积累的怨与屈,仿佛变轻了,我们共同苦思解救良方。我用棉花棒沾油,轻拭守宫因沾上黏胶而无法张开的嘴,牠的大眼望着我,祈怜哀求,腹肚因贴在纸板上,明显地起伏。

第二天上班前,我在牠身上擦水保湿;下班后,带着牠搭计程车急冲爬虫店。老板用剪刀修剪胶板,板子只留下守宫四肢、尾巴与下腹黏着的部分,再用铁尺铲起牠身下黏液,从尾巴处倒入婴儿油,正要用棉花棒慢慢撩起四肢,牠的爪子及腹部太细嫩,些微皮肤竟黏在胶板上。这天守宫静静地伏着,状似妥协,我轻抚牠的头,透过我的掌心给牠温暖。

隔天,我遵照老板叮嘱,打开盖子,让黏胶挥发、变淡,并持续在守宫身上倒油,轻剥牠四爪及尾巴上的胶液。第四天,牠的前肢靠着油的润滑,已可离开胶板,但仍不能行动自如。

接下来的上班日,我焦灼地辅导班上特殊学生的情绪、为爱子心切的家长说明升学问题、在上课、阅卷、批改作业之间奔忙,下班后定时向公婆问安,学习厨艺,回家帮守宫剥除黏胶,如紧绷弓弦的心情终于溘然而断。我和丈夫隐然怪罪对方未照顾好守宫,只是都未明说,接着大吵婆家给予的压力及生活琐事,但思及腹中胎儿、结婚誓言……,曾经向往的婚姻,已变得让我迷惘。

我和丈夫多日未交谈,除了争执是否为守宫另觅饲主,及讨论如何剥除守宫身上的黏胶。我隐约察觉往昔彼此的忍让包容及某些无以名状的感情,也剥落了一些。一周后,守宫只剩尾巴末端还有点黏胶,气力耗尽的牠,四肢指爪静静地定在胶板上。

我们将守宫托付给爬虫店老板,请他帮忙物色新饲主,象征庇护的守宫竟受此重伤,我总愧疚。送走牠的那天,心空荡悬浮,只能胡乱折叠刚买的婴儿纱布衣打发时间。

周末,我和丈夫沿着散步老路,到店里探望守宫。牠仍记得我,脸摩娑着我的手掌,重温彼此共享的亲暱。之后我因孕吐严重,无暇探望牠,有段时间在医院安胎。有天,爬虫店老板来电通知已有新饲主,且守宫已脱完皮,体型变大,肌肤色泽与之前稍有不同。我拜托老板保存守宫褪下的皮,出院后过去拿,老板说:「皮怎么可能留下?守宫会吃旧皮啊。」

出院那天,我换上孕妇装,瞥见镜中微肿的自己,才多久时间,身形已略显陌生。我轻抚下腹,细微胎动从拇指颤过掌心;肚皮反过来触摸我的手,我让肚皮摸着,时快时缓,仿佛一笔一划,在我的掌心描孩子未来的模样。

个人简介

1974年生,宜兰人,师大国文系、师大国文研究所毕。曾获林荣三散文奖、时报散文奖。一名时间空间被切割零碎的平凡妇女。做任何事,常走在绕的路上,一遇打击便退缩,幸赖阿盛老师的精神喊话,指引了一道光。当我缩在壳内时,也谢谢曹丽娟陈斐雯两位老师递过来的手。

喜欢书写的自己,更喜欢阅读时的自己。

得奖感言

谢谢生命中如贵人般的阿盛老师,一度,我害怕书写灰色过往,老师说,勇敢下笔就好;有时对书写人性感到恐惧、不知能否再持笔时,老师一个字:「能」,定心丸般,让我再度缓缓前行。

谢谢曹丽娟老师、陈斐雯老师给予很多书写养分;谢谢袁琼琼老师教导观看生命的流向;谢谢吴钧尧老师,是首位大胆地录用拙作幼狮前主编。

谢谢家人,总是陪伴身侧,让我走喜爱的路。谢谢「将就居」的文友们,你们是我最好的遇见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