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骨本」这样做! 三大指标自我检测骨质疏松
2023年11月30日新北市/医师周志杰建议,高风险族群定期检测骨密度,避免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一跌不起」。(新北市恩主公医院提供/刘玮晴新北传真)
60岁蒋太太的妈妈原本身体康健,却在一次跌倒后,髋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经医师诊断为骨质疏松。蒋太太深怕自己不小心也「一跌不起」,因此到家医科做骨松咨询与检查,结果显示她有骨质疏松。经医师评估后,每半年施打一次骨松药物,并额外补充保健食品加上运动,再次检查,骨密度数据未再持续下降,成功守住骨本。
恩主公医院家医科医师周志杰表示,骨松完全没有症状,许多人是骨折了才发现自己有骨松,因此高风险族群更应该定期检测,避免骨折和后续并发症。骨质疏松大部分发生在高龄族群,但仍有其他高风险族群需要注意,包括停经后女性、体重过轻(BMI值<18.5)、长期使用类固醇、抽烟、喝酒、父母曾有髋部骨折病史、患有甲状腺疾病或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周志杰建议,用以下三种指标自我检测是否有骨质疏松。包含身高比年轻时矮三公分、体重过轻(BMI<18.5)以及靠墙站立时,头枕部无法接触墙面,只要符合其中一种,就建议进一步就医评估是否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式有皮下注射药物和口服药物,因每个人骨松的程度不同,医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注射频率与口服次数。周志杰强调,骨密度只要流失了,要再增加就相当困难,治疗骨质疏松是为了预防骨折及后续的并发症,就像打预防针一样,因此只要骨密度数据持平且没有发生新的骨折,就算是治疗成功。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和运动也是预防骨松的重要管道,周志杰提醒,饮食尽量挑选富含钙质的食物,像是奶类、小鱼干、豆腐、海带等,也可以额外补充含有钙质与维生素D的营养品,而适量晒太阳可以让身体自行生成维生素D,帮助钙质吸收。运动方面则可以重训、打太极拳、登阶,若强度太高,可从步行和慢跑开始。周志杰呼吁,骨松是完全没有症状的无声杀手,民众应及早开始「存骨本」,预防骨松、降低骨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