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绚慧 即时评论/凶手是教育出来的!别让孩子以为别人是满足欲望的工具

▲无论是师长或是父母,是否让下一代以为:「满足我个人的欲望或需求,都是别人的责任」。

台湾社会再度发生两性关系的分尸案件。但这一次并非情人,而仅是有几面之缘的活动讲师学员的关系。因为性侵不成,而将学员勒毙,并且分尸丢弃。

短短时间内,再一次发生男性分尸女性的惊骇事件,使得社会集体的感到不安及焦虑,不了解究竟哪些环节发生了严重问题,使得这类案件频频发生。

这样问题的形成原因很复杂及庞大,从社会/社区人际家庭/个人等等层面,都有探讨的必要。但我今天想探讨的是,在我们的社会教育或是家庭教育,无论是师长或是父母,是否让下一代以为:「满足我个人的欲望或需求,都是别人的责任」。

当然,这样的教育影响,是不分男女的。只要这个孩子,在家中被视为「唯一宝贝」,父母有着无论如何都要满足他/她,让他/她快乐的信念,并且不给予责任和自律教导,就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这世界是为了我一个人的满足而存在」的自恋性格

只要发生孩子不愉快的事、挫折的事,父母就替孩子怪外界散播给孩子一个讯息:「让你不快乐不开心的人,都是可恶可恨的」,﹝有很多父母也有这样的行为取向﹞,让孩子对于让他不满意的人,产生仇视和愤怒,甚至不需处理安顿自己的挫折,就出手攻击和报复。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不仅会出现控制欲,还会形成难以松动的自我中心导向,认定他人:「只是为了满足我一时需求的存在」,却不需思考他人的感受、他人的主体意愿,及应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具有哪些自律和责任感

而另一种把人视为工具,以自己的需求为导向,不满足不满意,就可以丢弃消灭,也可能是从父母或师长的行为模仿而来。

▲师长或是父母,是否让下一代以为:「满足我个人的欲望或需求,都是别人的责任」。(图/取自免费图库pexels)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大人是否也常传递应该要立即得到满足满意,特别对待孩子时,给孩子一个观念:「若没有让我满意,你就是废物」。如此将孩子工具化,视孩子为无生命感受的物体任大人支配和控制,也是直接让孩子认为,只要站在有权力者的位置,或强势者的位置,我就可以将他人看成工具,而加以利用。

若是,我们以这几件男性杀害分尸女性的案件来看,男性物化女性的比例是很高的。若是谈到「女性何以被物化」这个问题,除了能看到代代相传的「女性物化」的文化形塑:任劳任怨、任父权支配、长期沉默、失去自我⋯等现象外,当儿子女儿出生时,男儿被视为要被呵护及栽培,女儿被视为赔钱和不需要栽培,只需要等着嫁人的种种观念,也同时灌输给下一代,男尊女卑,只要男人要的,都应该被提供和满足。

当然,这只是说普遍性如此,也有非常多女性被教育,要把男人工具化,论经济能力学历、有没有房子物质条件,来衡量能给女方多少优渥的生活和无虑的经济,而不是透过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去获得生活保障。

两性关系及相处早就失衡,并且千疮百孔,我们早期习于压抑忍耐,不正视真相。不仅伤害了我们这一代,也可能累积造成下一代的两性关系灾难,这是我们不能再回避的社会问题。

好文推荐

苏绚慧/现在年轻人很难搞? 其实是你们大人缺乏「感受力

苏绚慧/心理咨商师告诉你 为什么和恐怖情人分手这么难

苏绚慧 即时评论/一言不和就分尸?! 你所忽略的病态人格情人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苏绚慧,璞成心理学堂创办人总监,璞成心遇空间心理咨商所所长,心理丛书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