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跌倒「反被拍照嘲笑」 吕秋远:拍照留念是人性

▲一个人遭受不幸的时候,不但没有获得帮助,还被「拍照嘲笑」。(图/达志示意图,下同)

文/吕秋远

读者来函

吕秋远律师,您好!我是个国中生,而我同学心里有一个结,一直解不开,闷在心坎,想请律师给与他一些建言

约莫上个月底,他在一个斜坡跌倒,那天下着大雨雨势不小,斜坡是磁砖铺成,所以更加湿滑危险,加上摔倒方式特殊,导致粉碎性骨折和生长板损伤,但他跌倒的当下被许多路人「拍照留念」,学生年轻人没有人愿意扶他、帮他,还有人一直在一旁笑,反而是较年迈的长者协助他撑伞,并寻找椅子给他休息,但因为脚伤太过于严重,逼不得已寻求救护车协助,而开完刀半个月后,他听见同学绘声绘影的说:「那个人浪费医疗资源,现在都可以来学校了!真不晓得他为何要叫救护车,难道他有特权喔?」

当然,我知道这社会还是有他的温暖之处,但是某些人不知为何喜欢先入为主,在这次事件中,我只想问二个问题

1.当一个人发生事情时,大家为何那么喜欢先拍照?2.而大家时常先入为主的习惯,我们又该如何导正?

或许我问的问题很无聊,但这好像在我们的台湾社会、新闻中时有所闻。

律师回复

孩子,孟子在他的书里,曾经自问自答的回应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个小孩井边,似乎不要不要的即将掉下去,你会去救他吗?答案是会。但你去救他的当下,不是因为你跟他爸妈很熟,也不是你的邻居朋友会称赞你,夸你很神勇,更不是因为见死不救会登上狂新闻。」那么,揪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来听听另一场相声「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段子

「她说她得了一种不会笑的病,她跟我说:『你想想看,人,为什么会笑?凡是有人笑的时候,就是有人被伤害了。人,都是因为一些残酷的事情,才觉得好笑!』所以她不愿意笑!哈哈,你看她这种论调多菜、多好笑…嘻嘻嘻…哈哈哈…我当时就是这样笑她,她就骂我残酷!(观众大笑)你看,你听她骂我你也笑,你是不是很残酷?」

▲嘲笑是人的本性

这段相声,在智慧型手机还没出现以前就有了,所以,你不用觉得年轻人很没同情心,因为人性就是这么一回事。遇到事件先拍照,也只是因为方便而已。不信你去餐厅吃饭,当餐点上来的时候,许多人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赞叹这项餐点有多美味、多好看,而是拿起手机来,以不同的角度拍照,当然,还会上传到IG或是脸书,提供大家羡慕。吃饭总不是悲剧吧?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会把照片拍下来,当作留念的回忆,即使这些照片,其实他们不会再看。

所以,你不需要因为发生不幸的事情,大家竟然先拍照,而感到失望。如果你去看九把刀的新电影,当老师起火燃烧时,学生第一件事也不会是报警,而是直接拿起手机来拍照,但是你认为学生没有同情心吗?我认为不是,不过就是觉得这个画面应该要留下来,所以拿起手机,顺手就拍下来,如此而已。

至于这个社会上,先入为主的观念要如何导正?我不知道。但与其说「导正」「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如说「导正」两个字,到底对不对?因为你得要知道,许多观念都是相对的正义,或者说没有绝对的价值。你觉得台湾如果缺电(这是个不一定成立的前提),应该要采集中供电制、分散供电制?应该多采用核能,还是要多利用火力地热风力发电?你要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基本专业,然而这些专业,却又会受到意识形态蒙蔽,也就是当你选择立场后,许多专业概念就会自动被你忽略,或者是,你会容易相信某些不一定正确的数据。所以,我希望你可以陈述自己的意见,但不需要「导正」别人,因为从价值观来看,许多时候没有对错可言。

那么先入为主呢?这一样需要冷静。你的问题比较类似「绘声绘影的盲从」,例如「猜测」你的朋友是因为贪图方便而召唤救护车,浪费医疗资源。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资讯还没有累积到一定程度前,对任何讯息都保持怀疑。现在资讯这么流通,要了解真相并没有这么困难,我唯一担心的只有你被偏见屏蔽,所以对于资讯视而不见,如果有充分的资讯提供你判别,在善良的人性驱使下,你应该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我要跟你说一个故事。在1994年,普立兹新闻摄影奖颁给了凯文卡特(Kevin Carter),他得奖的作品是一个苏丹小女孩秃鹰的合照。当时苏丹大饥荒,小女孩蹲在地上,头比身体大,状似即将饿死,而秃鹰就在旁边虎视眈眈。这张照片引起了世人对于苏丹的关切,然而却也引起许多人批判凯文,认为他只顾拍照,简直见死不救。即使凯文解释,他有帮助小女孩到救济站,然而没有人相信他,得奖后两个月,他在南非自杀。而她的女儿在十六岁接受采访时,说了这句话:

「我觉得这个世界就是那只秃鹰,而我爸爸是那个小女孩。」

面临悲剧,一个人选择先拍照的动机有很多可能,有可能是因为方便无聊,有可能是因为好玩,但也有可能是基于要把事实记录下来。而你的第二个问题,刚好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你不要先对于拍照的人论定,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而是先存疑,然后再以去偏见的方式,尽力去了解真相。

不过,我相信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并不残酷,毕竟孟子在自问自答里,最后提出的答案就是,人都会有恻隐之心。我只是希望如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个有恻隐之心的人,当隐身于电脑荧幕之时,也不会是那只秃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