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水门案也要有深喉咙吗?

吴景钦

特侦组滥权监听风暴越滚越大,由于此事乃涉及高层检察官之不法,任何的调查,必会面临重重的阻碍。而此事件既然被指为是台版水门案,真相若欲大白,恐也需要深喉咙爆料

在1972年6月17日晚,位于美国华盛顿水门旅馆民主党竞选总部,发生闯空门事件,原本是一起单纯的窃盗案,却在华盛顿邮报的两位年轻记者,即Woodward和Bernstein,经过一年的调查后发现,五名伪装成水电工的闯入者,竟为CIA的退休干员,其进入民主党竞选总部的目的,竟在装设窃听器。因此,整起事件的矛头指向时任总统尼克森,而逐渐暴露出其违法监听的对象,不仅是反对党,也包括自己人。

虽然尼克森不断坚称自己的清白,却以总统的机密特权,而来抗拒参议院的任何调查要求,这迫使国会决定设立特别检察官,让其拥有完全独立的调查与起诉权力,以来对抗此种特权。惟此等作法,也逼使尼克森为阻碍调查,而于1973年10月20日,开除了检察总长与特别检察官,而被称为星期六大屠杀(Saturday night Massacre)。事件发展至此,尼克森的违法滥权,已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致引发舆论排山倒海的指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因此要求尼克森,不得以总统特权为由来拒绝交出窃听录音带,尼克森见大势已去,即与检察官达成协商,以下台来换取不起诉,尼克森即成为美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非因死亡而于任内下台的总统,而在历史上留下恶名。

从水门案的发展来看,要非有两位年轻记者的穷追猛打,实难让此案水落石出,致突显出媒体监督政府重要性。此外,在所有资讯皆为政府所掌控,且极尽所能的以各种空泛的维护国家安全之理由,来抗拒任何司法调查,甚至湮灭证据下,也只有靠政府内部的人,才足以让隐藏的内情曝光。而在水门案里,两位年轻记者最重要的内部资讯管道,即是被暱称为深喉咙的爆料者。

至于深喉咙一词,乃源于1970年代所出品电影片中描述女主角一直无法得到性高潮,求助于医生才发现,原来其阴蒂位在喉咙,惟有用深层口交,即深喉咙(deep throat)的方式,才足以使其得到快感,此片即依此为名。而当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在报导此事件时,为了保护这位来自政府高层的爆料者,即以深喉咙称之。而此位仁兄,后经证实,即为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Felt,深喉咙从此也成为爆料者的代名词

虽然法务部已组成调查小组对此次风暴展开调查,惟在无刑事调查权与强制处分权,且小组成员仍由法务部所决定下,无庸等待报告出炉,早已可知不了了之的结果。而在检察总长等相关涉案者仍在其位,北检是否敢于认真调查其上级,实难于期待,更遑论检察官敢于向法院声请令状以来对特侦组进行搜索,则所有卷证就有遭湮灭或隐匿的风险。若果如此,台湾此时,还真需要有深喉咙的出现。

作者吴景钦,博,真理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