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捷运化停站数变多惹民怨 林佳龙预告优化「三要素提升效率」

台铁捷运化导致列车停站数变多、行车时间变长。(示意图记者季相儒摄)

记者黄翊婷综合报导

交通部推动台铁捷运化政策已运行多年,交通部长林佳龙先前也常在脸书分享相关发展进度,但政策因为缺乏配套措施,导致民怨四起。林佳龙提到,这不是一项失败的政策,反而是可以被优化的,未来会深入检讨车站建置、车辆调度问题,希望能做到快慢分流,提升行车效率

林佳龙去年1月曾在脸书PO出一段影片表示,台中铁路高架捷运化之后,会再推动「大车站计划」,打算让车站周边空间由2D变成3D,「台中是因铁路诞生的城市,过去铁道阻隔车站前后发展。铁路高架化后市府拟定『大车站计划』(PO文期间林仍是台中市长),透过立体连通平台,打造结合铁道、捷运、公车自行车的复合式交通转运中心,共站分流,让大众运输四通八达;这也将是台湾规模最大的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发展策略。」

▲面对台铁捷运化的民怨,林佳龙预告会优化政策。(图/ETtoday资料照,记者屠惠刚摄)

当时,林佳龙希望能透过这项计划带动周围商圈,成为「台中的信义计划区」。但其实台铁捷运化包含全台10个县市,由于交通部在推行之初缺乏良好的配套措施,反而导致列车停站数变多、行车时间变长,区间车与跳蛙式的区间快车比例也差很多,进而引起民怨。

联合报》29日刊出专访林佳龙的报导,内容提到,林认为台铁捷运化的两大要素是「列车要准点、车站间距近」,况且这并不是一个失败的政策,而是可以被优化的,只是过去在推动时未完整考量到分流问题,如今各地立体化车站的工程逐步串联起来,当然就得纳入相关的经验参考,未来会深入检讨车站建置、车辆调度等问题,如果路廊够就可以多盖轨道,做到快慢分流、增设待避线路线、时间、列车之间相互搭配,应该就能让效率极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