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难题如何解?董瑞斌:一分为二势在必行

台铁太鲁阁号咧车事故头七,司机员胸前系上丝带机车头也贴上黄丝带悼念殉职同仁。(王志伟摄)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一连发生两起伤亡惨重的事故,突显台铁问题的处理已不能再拖,但到底该如何作?先前担任过台北捷运公司董事长,同时在高雄财政局长任内亦有参与过高捷的捷运路网规划与兴建等相关预算编制的高雄银行董事长董瑞斌直言,把台湾铁路局切割一分为二,庞大的资产负债由铁路局承受之后,将营运体独立出来成为新的公司,已势在必行,否则台铁无法浴火重生。

铁道旅行不论在欧洲或日本都是美好的旅行体验,但在台湾却因为台铁一再出事,而使铁道旅行现在人人闻之色变,台铁粗滥的发包品质固然受外界高度质疑,但归根究柢,台铁的财务问题必须要先解决,因为台铁负债沈重,在财务负担考量之下,每每发包都采最低价格标,使品质不佳的包商透过低价取胜进场承包,亦因此不断埋下祸因

对此,董瑞斌就直接点出问题的重心在于台铁的固定资产与财务包袱过高:「资产及负债减重诚属必要,老早该作「瘦身」,但却一直没作,使得台铁在对外营运上一直身陷财务困境

太鲁阁号使台铁的民营化呼声再起,董瑞斌则认为,不论是国营或是民营化,企业化经营都势在必行:「要企业化经营就必须切割行政机关营利事业!」他认为,即使维持目前的国营形式,也必须把台铁的营运权和人员切割出来,转成立国营的台湾铁路运输服务公司,至于其他的资产与负债,包括庞大的土地不动产在内,以及人员的年资结算及退休费用等,则应由铁道局来管理、承受。

董瑞斌直接以「轻资产」来定位台铁瘦身要达阵的目标。董瑞斌强调,上述的作法,在交通事业都有案例可循,台湾高铁、高雄捷运先前都吃过「重资产」的苦果,改采轻资产的财务重整后,才有近年转亏为盈的局面。

至于台铁在新的营运主体独立出来之后的好处,董瑞斌细数,将可依资产轻量化、营运多角化人事年轻化、管理人性化这些原则来营运。倘若这种组织调整再不进行,以台铁的行政机关的组织架构来执行营利事业活动,本质上就存在冲突,光是各种规范行政机关的法规就足以捆绑住营利事业所需要的弹性与创意,台铁将永远无法改善其营运。

至于这些庞大的固定资产及负债,要由哪个政府相关单位来管理?董瑞斌则明确建议,目前交通部辖下的组织架构里,同时辖有铁道局和台湾铁路管理局,台铁进行组织及资产负债的切割之后,原有的固定资产、运输机具行车资讯系统及负债的管理有两种选择路径,一种选项全由铁道局承受,另一种选项则是留在台湾铁路管理局,但此时相应的作法,就是向外新成立台湾铁路运输服务公司,让这家新公司不致受旧有的包袱拖累。

而成立的这家国营新公司,相关的设备或办公处所,可向铁道局或台铁租用,租金亦可采取前低后高的模式,在该公司获利之后再调高租金;董瑞斌也提醒要在铁道局或台铁局之下设「重置基金」专户,让该租金须存入,并专款专用于未来铁路机具、系统、站体建设等汰旧换新之用。

至于人事费用的处理问题,董瑞斌则认为台铁在进行组织切割、瘦身之前:「需要办理优退,相关人事费用不能带到新成立的铁路运输公司,应由交通部或铁道局编列预算来负担。」

董瑞斌分析,不论是台湾高铁和高雄捷运,都经过前述的瘦身过程,才能转亏为盈,创造营运佳绩,而台铁在进行上述所建议的组织改造之后,所有资产和负债都留给铁道局,把营运权和优退后的人力团队切割出来,成立新的国营「台湾铁路运输服务公司」,才能真正的浴火重生。

事实上,数十年来交通部已有先行进行这类把行政监理机关与事业体切割的组织改造工程,对此董瑞斌也援引当年的邮电改制指出:「包括电信总局邮政总局,两者的事业部门切割分别成为中华电信公司、中华邮政公司,都是交通部所进行组织改造的代表作,原来的电信总局、邮政总局就转型成监理机构,合并成立邮电司。」基于严重的公安问题,台铁的组织改造已刻不容缓,势必马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