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台湾95后:「其实能理解中国人」

示意图达志影像

这篇写于去年李登辉逝世,也就是2020年7月。

我记得当时台湾互联网上,许多台湾朋友对其冠以「民主之父」的高评价,甚至认为他一生都在「带领台湾,对抗中国」。然而李登辉昔日说过关于国家统一的言论,许多人并不清楚。

那时采访了几位台湾九五后,写下一些自己的观察。原文叫「李登辉时代下的孩子们」,因为台湾九五后,是被李登辉以及后来的民进党,意识形态塑造得「最好」的一代。

近期台湾疫情,我身边的大陆同事讶异于「为什么台湾年轻人如此坚固地支持蔡英文」,故将老文翻出,给大家一点参考。

其一,「我不是支持民进党,而是我认可蔡英文的理念」。

蔡英文远比陈水扁还成功之处在于,制定出一套在年轻人看来「符合当代潮流」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只有中国大陆常说的「台独」。

蔡英文输出的,包含:支持同性婚姻(支持LGBT)、猫奴(蔡英文养猫,也常常输出猫奴形象)、「与美国的民主同盟」、「中共是敌人,中国人不是」等。

一个小年轻跟我说过,蔡英文说的那些话,让台湾年轻人感觉「比较欧美/比较进步的感觉」。

这样的「进步价值」产生很强的外溢,外溢到其他民进党人、甚至是整党身上去。简单说,就是蔡英文的个人魅力,大于「民进党」。

2020年大选,许多小年轻将票投给蔡英文,但是「政党票」的部分并没有投给民进党。

支持蔡英文者,会强调自己并非支持「绿」,而是支持同婚、喜欢猫咪、讨厌大陆政府(但也会追大陆明星),这样的塑造极度容易被青年接受。

蓝绿都是坏东西,谁不知道?我又没有特定颜色,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价值观!

其二,于是,这样的价值观被视为「时尚的」、「能在网络上说的」,「说出去不丢脸的」,很容易引起转发点赞,在网络上更容易形成政治正确。

至于国民党的价值观?年轻人根本说不上,想到的也尽是负面,「老」、「威权」、「反同」、「背离时代潮流」。

与「进步价值」完全不同,简直站在「进步」的反面。

有些较为不喜欢蔡英文的年轻人,外流至了柯文阵营,同样,他们也不轻易给自己贴上颜色,「只是觉得蔡英文不好」。

柯文哲主打务实、解决问题,没有太强颜色。重点是,年轻人的政治表态,常常以「说出口不丢脸/不会被同学讨厌」为指标。

支持柯文哲,比支持国民党,更易说出口,没那么「不进步」。

其三,关于中国大陆(这些小朋友坚持叫「中国」)。两岸经贸交流、经济和外交,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一直谈这个,您老不老啊?那是我父母辈的事情!

年长一些的四十岁台湾中生代,很少人会说「今日香港,明日台湾」。他们小时候,多少都说过「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接受过大中国教育,与此同时他们小时候的中国大陆非常穷困,要到出社会之后才开始真正意识到中国崛起

他们是真正目睹所谓「穷亲戚翻身」的一代。他们真正经历过巨大落差感。

二十岁的「李登辉一代」则不同,他们正好也成长于中国崛起,很早就接触相关事务,往往一边追肖战,一边给「支持香港」点赞。

其四,承上,因为早早接触中国大陆的综艺,以及「中国明星」,他们更会将大陆的文化、人民,与「要统台湾」的大陆政府分开。

一位沉迷肖战的二十多岁台湾年轻人跟我说过,肖战唱过爱国歌曲,「我们觉得无所谓,还是会粉的,毕竟他是中国人嘛,在演艺圈立足都得这样做,理解理解。」

因为综艺或明星,因为互联网时代,也因为许多台湾年轻人都有亲朋好友在中国大陆。我最近才发现,一些没去过、或只去过大陆一两次的小年轻,都有「我在深圳/上海/杭州」的朋友。

「我听我的中国朋友说过」是他们常用句式

曾经我没忍住问访问过的小朋友,「你确定你们这代反中吗?」

他回答,「反对政府,跟人民没有关系啦!」

其五,补充一点。我在网上碰过一个很可爱的台湾小朋友,他说自己能跟「中国人交朋友」,因为粉明星,也自认有「中国朋友」。

但是,支持大陆政府的,一律会被他认为「小粉红」。「我能跟中国人交朋友,但小粉红例外。」

是个台湾高中生,那时曾私信问过我到大陆念书的一些情况,我感觉他自认有点懂「中国」,但其实并不,非常符合我所认识的台湾零零后特质

收到这封信时曾经在心里吐槽,但一想,我这代八零后,十七岁的时候连一个大陆明星都讲不出来。从这点上,他比起当年的我懂了不少。

台湾对大陆的认识,还真有在进步。(郭雪筠/台北女孩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延续《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