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病妻每趟花7百 深情翁「5年卖2栋房」:我想陪她终老

▲埔基居家医疗介入,蔡阿公终于可以在家陪着冉妹阿嬷走完最后一程。(图/埔里基督教医院提供)

记者严云岑/南投报导

「我想看着阿嬷到终老,但我真的快负担不起了。」85岁的蔡姓阿公与妻子冉妹相伴数十年,妻子中风住进护理之家后,每隔2天就坐计程车到院探视,每次车资高达700元,5年来为了筹车费住宿费,已经卖掉2栋房子。看着存款即将见底,加上体力不堪负荷,蔡阿公鼓起勇气,向埔里基督教医院求助,成功把阿嬷带回家,在家里走完最后一程。

埔里基督教医院安宁居家护理师周青姵表示,蔡阿公家住南投水里,有心律不整、行动不便等毛病,每次坐计程车到院探视,都是弯着腰、小碎步走进病房,让护理人员看了十分不舍,但阿嬷只要看到阿公探视,脸上都会浮现幸福的笑容

▲埔里基督教医院安宁居家护理师周青姵(左一)分享服务个案。(图/记者严云岑摄)

冉妹阿嬷入住护理之家第5年,在一次健康检查时发现胃癌考量阿嬷病情,以及阿公长期奔波对身体经济负担,埔基医疗团队在与家属讨论后,决定尊重阿嬷返家意愿,启动「居家安宁疗护」,先改善居家环境、训练外籍看护,再由医护人员定期家中照顾,减缓阿嬷身体痛苦。因为随时都能见到阿公,阿嬷的心情始终很平静,半年后在家人的围绕下离开人世

「只要是病人最后的愿望,我们都会尽量帮忙。」埔里基督教医院家医科主任张常胜表示,埔里基督教医院每年约帮近百位末期病患进行居家安宁疗护,还制定了「圆梦计划」,在能力范围下,达成病患最后的梦想,曾戴着老农民回家看自己的田地,也帮一位末期癌患婚礼,但执行最多的,还是「返家」。

▲埔里基督教医院院长苏世强、副院长陈恒顺、家医科主任张常胜说明居家医疗现况。(图/记者严云岑摄)

周青姵说,每年收治的末期病患中,约有5成想在最后阶段返家。埔基团队送过最远的一次返家路,是开了近2个小时的山路,将50多岁的泰雅族癌患送回位于红香部落的家。

「当时患者说要回去,家人其实很犹豫。」周青姵回忆道,由于部落家中没有气垫床,也没有供氧设备,家属担心患者有突发状况无法处理,「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周青姵说,患者到家后,部落牧师接连到家中祷告,他想念的孙子随侍在侧,最后在家人的围绕下过世,走得十分安详。

▲苏世强院长赠鱼池红茶健保署长李伯璋。(图/记者严云岑摄)

埔里基督教医院院长苏世强表示,目前约有50名患者接受居家医疗,其中30位在埔里镇,其余20位则分布在仁爱乡、信义乡、鱼池乡、国姓乡等山区居服范围长达650公里,「有时我们访视为一个案家,要先回到原点,才能到另一头去。」也因如此,一般医院一下午访视6、7位病患不成问题,埔基却只能访视1至2位。

苏世强感慨,埔基居家医疗每月平均访视40人次,投入人力医师、护理师,但目前健保仅给付医师访视费,平均月收入5万4264元,医院经营多靠捐款还有借款维持。「我们目标不是赚钱,只要损益两平就好。」苏世强表示,除了希望健保能给好的给付,也希望招募更多退休医师来帮忙,留住埔里病患,让经营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