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央行不应为特定政策擦脂抹粉
中央银行20日召开第2季理监事联席会议,央行总裁杨金龙宣布重贴现率维持在1.375%,连12季维持不变。(陈信翰摄)
台湾央行发布新闻稿表示,外汇市场波动过大,基于维持市场秩序的考量,利用外汇存底进场调节。央行此举非常罕见,罕见之处不是因为央行进场干预,而是敲锣打鼓。彭淮南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对彭淮南来说,汇市干预是大忌,是只能做不能说的秘密。而且,过去央行对台币贬值多乐观其成,鲜少在贬值时刻进行逆风操作,特别是对比周遭国家的货币如人民币或韩元等,台币并未超贬,干预举动自然显得有点耐人寻味。换句话说,值此外贸情势趋紧且内部成长动能减弱之际,央行敲锣打鼓进场干预的背后,透露出不寻常的讯息。
其背后可能与两件事有关,一是美国扩大汇率操纵国名单,另一是台商回台投资。最近美国在汇率操纵国议题操作上颇为积极,似有全面启动货币战争的迹象。例如,5月底美国财政部公布半年一次的外汇政策报告,直接将审查对象从12个增加到21个,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也从原本顶多5、6国,一下子暴增到9个国家。此次台湾虽未被列入,但一旦未来台币贬值趋势形成,难保下次不会再被列入。这或许是央行最怕的一件事,因为谁都无法保证接下来川普不会直接对观察名单成员开刀。特别是日前传出美国商务部已经开始研拟,未来将对贬抑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国家货品课征反补贴税。如果台币依旧弱势且对美出口表现持续亮眼,台湾成为美国开刀对象的风险也将急速上升。央行进场干预阻贬台币,无非是想将这样的风险,化大为小。
其次,在台商回流部分,随着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台商转移生产基地似有加速迹象。而面对这股庞大的台商回台投资潮,政府更是卯足全力,端出各式各样政策牛肉加以因应。例如本周行政院会通过「投资台湾三大方案」,其中一项就是将今年开始实施的「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直接升级到2.0版。主要项目除扩大台商投资台湾的优惠补助适用范围外,也将台商回台融资贷款额度,一口气上调至新台币5000亿元,希望借此更加提高台商回台投资诱因。
问题是,政府大费周章吸引台商回台,可能会被台币急贬走势打乱布局。原因很简单,就如同之前强调,这股回流台商并非从境外搬钱回来,而是直接在境内利用政府提供的低利贷款补贴优惠,进行融资,无法享受台币贬值的好处,反而先蒙其害。尤其是前期投资需要购置大量资本设备,而这些资本设备大多来自国外进口,如果台币在短期大贬,势必会大幅提高台商进口与避险操作成本,进而降低台商的投资意愿。
也就是说,央行此时阻贬,同时大张旗鼓昭告天下,无非就是想消除贬值的预期心理,避免台币继续重挫,伤害内需的消费与投资,甚至影响台商回台投资决定。作为执政团队一员,这样的举动,无可厚非。只是,货币政策应该中立,配合政府推动短期政策,并非央行职责,不是央行总裁该所应为。
长期以来央行独立性一直为人所诟病,为了特定政策目的而背离中央银行法赋予的职责,时有所闻。但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最终制定者,行使职权理应超然中立,而非为特定对象或目的服务。就像Fed主席鲍威尔勇敢对川普说「不」一样,如此才能建立央行的威信,这无疑也是我们央行最该学习的地方。
必须要问的是,央行在这个点位就进场干预台币汇率,会不会让台湾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中?毕竟2015及2016年那段期间同样因为经济转差使得台币重贬至接近34,离目前31.5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如果现在就开始阻贬,接下来经济情势若更加恶化,我们引以为傲的外汇存底真的足够因应吗?特别是当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即将破7,未来连动效应可能让台币贬幅加剧,我们央行真的作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