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莎》中国已经平视美国了吗
阿拉斯加会谈落幕以后,中国大陆许多媒体和网友都对杨洁篪在开场时对美方代表16多分钟的开炮津津乐道,认为他振振有词地数落了美国的政府和制度,替在中美贸易战或者甚至在更早之前,就受到美国欺压的中国人吐了一口怨气,简直是大快人心。同时他们也觉得杨洁篪敢对着美国代表直言不讳的表现,显示中国终于在外交场合也能和美国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然而从整场会谈的形式和结果来看,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首先,这场会谈的地点选在阿拉斯加本来就已经不对等了。因为对美国来说,他们就是好整以暇,等着中方代表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地来到这个地方跟他们见面就好。就算现在飞机很方便,飞来飞去也不过就是那几个小时的差距,但一个是在自己家待客,另一个是到对方家里作客,双方表现出来的气势又怎么会一样?亏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赵立坚还在记者会上意有所指地酸说,代表团一到了阿拉斯加,不但感受到了阿拉斯加寒冷的天气,更感受到了美国身为主人的「待客之道」。但既然如此,其实一开始就可以选择不要去的。光是同意要在美国的地盘上见面,中方就已经矮了一截。
而开场时杨洁篪的那一番脱稿演出,实际上也让人看出了中国在外交谈判的场合,还有很多不尽成熟的地方。譬如作为中方代表主力的杨洁篪,让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地表现在这个正式的外交场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的被自己的情绪冲脑呢?就是他对打断了他的翻译发火。
其实在做逐步口译的时候,有经验的讲者往往会进行到一个段落,就停下来给译者翻译,然后再接着讲下一段内容。但是实务上很常遇到的情况,就是讲者自己滔滔不绝一直讲,所以做翻译的常常就要自己看情况,觉得内容差不多了就要直接打断讲者,先翻译。否则一来,翻译记不了这么多内容,二来是那些等着你的翻译才能知道讲者在讲什么的人,会一头雾水。
可是当翻译打断杨洁篪的时候,杨洁篪的反应是什么呢?「这还需要翻吗?好吧,你翻吧!」然后还用英文对对面的美方代表说,他这段落落长的话对译者是一个考验。不过要不是译者打断杨洁篪,他还不知道要继续到哪一个段落。所以其实译者打断他,刚好让他可以缓一下,结果就被他的台风尾扫到。
当时杨洁篪的这一段话,或许内容听起来会让很多中国人觉得「舒服」。可是当时他的一整段连珠炮,对现场听不懂中文的美方代表并没有意义。他们只看到原本说好的2分钟开场白,被杨洁篪硬生生讲了16分钟,最后翻译打断他,还被杨洁篪摆脸色。所以布林肯马上接着说,「我们要给翻译加薪了。」借着给翻译拍背,又再摸头中国一次。
会后布林肯说这次会议美方的目的有达成,不是在虚张声势。反正就是看中国要讲什么,就算杨洁篪说了那么多,也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期。所以美方还是按照自己的步调做该做的事,像布林肯接着到了欧洲,就和盟国公布了要制裁中国新疆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因为会谈就不对中国做什么。这样看来,中国大陆真的有在这次的会谈得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