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爱用2/天天烧窑成历史 误打误撞接到餐厅订单

正义带着儿子苏俊霖外销拚到内销,以烧不坏的砂锅转型成功。(图/马景平摄)

莺歌是陶瓷故乡,因为土质适合制陶,清朝时期就有泉州人落脚开蛇窑做陶盆,但真正被誉为台湾景德镇」,则是60年代后经济起飞,靠卫浴陶瓷与面砖打开外销局面,镇上数百支烟囱林立,在地耆老形容时候每天鼻孔都是黑的。」

「60年代制陶比务农多,连家庭代工都是陶瓷贴花,1973年,我父亲苏良政)创立五福窑,家族一起打拚,刚开始做拼花地砖加工,后来做存钱筒、马克杯礼品外销欧美,像万宝龙一次下订就是几十万个烟灰缸工厂烧煤做到改成烧瓦斯,那座长15公尺的电脑控温隧道窑,就是30多年前花一千万元兴建,在外销时代从不熄火。」五福窑第二代苏正义说。

五福窑创业初期,以生产拼花地砖起家。(图/马景平摄)

90年代后,大陆东南亚陶瓷工业兴起低价抢单,外销风云变色,灭顶式海啸让苏正义记忆犹新,「不过短短1、2年,订单全没了,连抢回来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利润本来就被贸易商掐住,加上工资物料狂涨,像我们制陶过程,除了练土、成形机器化生产,接把手、洗胚胎上釉都要靠人工,根本无力竞争,只能想办法转型。」

当时有餐具行找上门,给了苏正义灵感,「20年前餐厅没像现在这么多,清一色用白色瓷器,有新开的餐厅想要不一样的精致碗盘,但因为量不大,多数工厂不愿接单,最后找上五福窑帮忙,包括王品集团也是那时候接触,我们因此决定转攻内销找生路。」

王品集团旗下品牌使用的餐盘,多为五福窑生产。(图/马景平摄、翻摄自王品脸书

苏正义坦承,要放弃经营多年的外销市场转做内销也是冒险压力真的很大,「虽然决心开发精致碗盘转攻国内餐厅通路,但每次生产一批就是几百几千个,一旦款式不受欢迎就变囤货,相比外销时代工厂只管接单生产,商品囤货交给贸易商或盘商去烦恼,做内销要管理库存风险变高,如果克服不了难关,这条路也走不下去。」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