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玉/两岸巨婴一家亲?疫情下巨婴们 该长大噜!

吴昆玉/前亲民党文宣部副主任、专栏作家

如果你用统独光谱看这阵子疫情政治,只会看到红蓝绿混战一团;但若改用行为来分辨各种人类,便会看到成人巨婴的区别,一些原本不能理解的行为,也由此得到了解释。

两岸巨婴一家亲

「巨婴」语出大陆心理学作家武志红的「巨婴国」一书,原本用来描述解释大陆许多怪现象,其实整个大陆社会都是巨婴,都在找妈妈,政治体系更严重。「火神的眼泪」这部剧中很多台湾刁民,演的其实就是巨婴行为。若说两岸有何「心灵相通」之处?就是一样的「巨婴社会」。

▲巨婴国书中分析中国社会问题。(图/翻摄自豆瓣读书)

所谓「巨婴」,意思是明明外形是个成人,心理状态却是个婴儿,有三种典型的心理特质

一、母子共生:婴儿需要妈妈的奶水与照顾,随时要看到妈妈,所有事要妈妈处理,自己没有行为能力

二、全能自恋:觉得自己才是世界中心,只要哭闹,全世界都应该来为我解决问题,而且我才是世上最优秀的人类,其他人皆应受我支配

三、偏执分裂:如果有人不来满足我,或惹我不开心,让我饿饿或痛痛,那就一定是恶魔。心中只有一个非我即敌的二元对立世界,不惜以毁灭自己来对抗恶魔,而且认为自己是在完成一个伟大而神圣的任务。

从这个理论看,很多蓝营人士的行为都有了解释。在行政上,中央与地方是先天的共生关系,中央就是妈妈,人民就是身体。所以当市长在骂中央时,他是在用情绪勒索妈妈,要妈妈喂他奶水,为他清便便,抱他、哄他、逗他笑、陪他玩,还要摇到他舒服睡觉,满足他支配周遭所有人,证明自己才是世界中心的观点。

柯文哲近日屡次因防疫议题与中央对杠。(图/记者李毓康摄)

他不是刻意要伤害人民来报复中央,相反的,他很想让身体每个部分都舒舒服服,却不知道怎么运作,当然更不知道如何表达?于是只有哭闹不休,一直闹到身体讯号告诉他OK为止。

在政治上就更明显了,但心理路径却是反着走的。起点是全能自恋,觉得自己既有家世,又是博士,智商157,考试得第一,怎么会有我不懂的事?怎么会有我做错的时候?你们不支持我这么优秀的人还要支持谁?危机时要我出现,我这不是来了吗?问题解决不了,那一定是中央恶魔在后面搞我嘛!外面怎么那么多人在骂我,我哭闹那么久还扳不回来?原来他们后面有个巨大的美国爸爸和日本妈妈,那我也得快找中国爷爷来压死他们。

什么?中国爷爷很凶很坏?不要惹他生气就好啦!他不生气的时候很慈祥的,很疼我的说!

换句话说,当蓝营人士在呼吁「别让中共不开心」的时候,他的心理机制是用中国爷爷或奶奶取代了妈妈的角色,你跟他讲什么国际形势、法理规则、现实利害,都是没有用的。这些逻辑论述都是大脑前额叶在管的,但他们的政治头脑已退化到婴儿时期,前额叶还没长成,连个像样的句子都编不出来,只能复诵中国爷爷的声音。

▲台湾不乏舆论认为政府应引进陆制疫苗。(图/路透)

他的大脑中,真正下指令的是杏仁核,所有的反应都是围着「恐惧」在作用的,所以反应模式永远只有简单的「打」或「逃」,没有更精巧复杂的战术设计能力。就算美日送来了疫苗,他的全能自恋还是不允许他认输,所以会像刚哭闹完塞了奶瓶的臭小孩,一边吸一边还要抽泣两声。

当这些政治人物开口放出所谓「政治语言」的时候,巨婴特质外露得特别明显。例如跟中国讲经济,既要享受台胞最惠待遇,又要享受本国国民待遇,只有小学生才做选择题,所有好处我通通要。跟美国讲军事,我有事你要派军队来帮我打仗,但我不要派军队去伊拉克帮你打仗,而且买你最好武器我不要付钱。

婴式语言充斥政坛

讲国内政治,不准开发,不准核电,不准三接,不准盖水库,但我要享受水电无缺的现代都市先进生活。没有「交换」概念,没有成本意识,自以为最聪明,其实最没有责任感,正是典型「巨婴式政治语言」的特征

麻烦的是,这些巨婴终究是个成人,偶而还是会做点正常事,让人搞不清楚他何时正常?何时发颠?柯P刚跳出来时还有点台大急诊医师的正常样子,音量上去还没三天,屁股才抬上去一个台阶,巨婴症突然爆发,问题是疫情还没过去呢?

完全没想过今天成功,明天大败,结果还是会败。民进党在野时,经常表现得就像个巨婴,小英执政后稍微正常点,但侧翼巨大起伏的情绪落差,一样充满善恶二元论的偏执特征,谁知道那天又会爆发?

▲婴儿很可爱,但也会以哭闹吸引人注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exels)

那该怎么对付这些政治巨婴呢?跟他吵架是最笨的,最好方法是不理他,就跟婴儿总要经过哭闹一整晚不理他这个过程,才会学会自己睡觉。其次,不要一题问一题答,在那浪费生命绊嘴吵架。有时,小孩发现自己闹翻天,大人却在笑他,情绪勒索不能得逞,下次就不玩这套了。

但当我们一只手指头指着别人时,有三只指着自己,另一只天地良心。我们该检讨的不只是政治人物,而是我们自己,终究是我们这些小巨婴选出了这些大巨婴。

我们该学会辨认自己的巨婴特质,让自己学着去当一个制作者操作者、或角色扮演危机领导者,时时问自己,如果你身处当下情境,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承担什么样的责难?扛起什么样的责任与成本?那会逼自己想得深点、常识多点、知识广博点,也心平气和点。

▲要避免在网路上的无谓冲突,首先就是学习不要「秒回」。(图/取自免费图库Negative Space)

更重要的,是不要被网路习惯绑架,尤其不要习于「秒回」。心理学说,如果你在行动或回嘴前能先冷静个「6秒」,就比较不会被杏仁核的情绪控制,而会让前额叶有时间做出理性判断,可能会达成更好的效果。

疫情既然逼我们蹲在家,那何不找点题目来训练自己,让自己成长成熟?与其指着荧幕大骂那些巨婴,何不研究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一样的巨婴特质?那天不小心当了主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甚或,因为我们的自省,使得社会舆论走向较为正确的方向,国家政策也会有比较正常的操作空间,现下大家都能受益。

至于那些巨婴,就随他们去吧!他们就是个病人,他们最好能自行觉醒长大。如不不行,就在舆论上把他们关进独居房,穿上束身衣,别让他们危害社会,也就阿弥陀佛了。

热门点阅》

► ET民调赵春山抗疫声中:台湾面临「三信危机」

► ET民调》曲兆祥/中央处置疫情毫无章法 疫下政治人物声量大翻转

► 周天玮/疫情中 看什么影集?能产生台湾联想?

► 疫情重创经济》简文政/谈电影产业冲击与契机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