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为什么防疫措施会有加码效应?

桃园机场因应武汉肺炎疫情全面提升防疫措施,在第二航厦进行消毒。(图/记者沈继昌翻摄)

张竞/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中华民国荣民,曾任海军中权军舰舰长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绩优毕业,英国赫尔大学政治学博士,目前在大学执教国际关系等政治学门课程。勤于媒体针砭时政探论国际现势,亦经常接受媒体电访;偶尔出席政论节目,评论政军议题。著述文稿课题广泛,获得读者极多回响

从去年12月初中国大陆武汉地区爆发疫病,疫情发展至今,全球各国纷纷针对其与疫区往来状况,以及其对于疫病未来发展趋势研判,在考量本身通关检疫国内医疗作业能量,提出不同模式之旅行禁令管控措施。

迄至目前为止,依据北京方面统计数字显示,已有六十余国发布各种旅行禁令,并且针对入境人士采用各类不同防疫措施。其中有包括陆地与大陆接壤者关闭边境交通口岸,停发大陆人士入境签证或落地签证,暂停对中国大陆公民免签入境或过境待遇,暂停中国大陆旅客过境转机或搭船,禁止本国民众前往疫区,禁止所有曾前往疫区各国人士入境,对所有自疫区入境人员不论其身份实施强制隔离,禁止所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与台湾班机入境,停飞本国至疫区国航空班机,以及以官方立场发布旅游警示通告等措施与禁令。

整体说来,目前各国陆续所发布之旅行禁令与应对防疫措施,确实有观察家认为,整体发展趋势隐然有愈来愈严,禁制范围与严格程度亦有逐渐加码现象,为何会产生如此势头,其实值得吾人深入思考与观察。

▲航警局与海关在机场查验口罩超带情形。(图/记者沈继昌翻摄)

首先是要指出,对各国来说,此等防疫措施与旅行禁令,其实就好像面对巨浪来袭,各方都在筑堤对抗,但当看到他国所筑堤岸高度超过本身时,就会担心浪涌可能溢过筑堤高度不够之处,所以才会加码跟进,搞到各种措施愈来愈严。

其实就理性来说,筑堤高度应当是要看来袭之浪涌规模而定,同样防疫措施与旅行禁令,亦应当是要与疫情匹配。但是到目前为止,武汉疫情发展势头仍然无法掌握,究竟疫病高峰期会在何时出现,无人能够提出精准预测。再加上治疗与防疫措施效果亦无法确定,所以各国政府纷纷以最坏打算来面对疫情,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心态防疫,确实是不能怪罪其反应过度举措过当。

再者是有些大陆人士觉得针对其身份发布旅行禁令,而不论其是否去过疫区,或是其生理状况是否显现出感染疫病,因此深感不平,亦认为如此作法实在是隐含着歧视意味。

但就此而言,吾人必须考量在检疫通关过程中,各个当事国本身作业能量高低,假若真是验证作业人力与医疗检疫技术不足时,依据防疫是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原则,就算是先全面暂停入境与过境,其实亦是讲得过去。

特别是当此种禁令不是专门针对疫区国籍人士,而是普遍适用于旅游途经疫区所有旅客时,只要是公平一体适用,就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与抱怨。特别是在禁止疫区国籍人士入境与过境时,同时亦能对等要求其本国民众不得前往疫区国,那就更没有任何话说;只要是能够对等处理,绝对是扯不上任何歧视性作法。

▲因应武汉肺炎疫情,美国宣布「公卫紧急措施」:过去14天曾去中国的外国公民,禁止入境!图中为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部长艾萨(Alex Azar)。(图/路透社

不过,在前述旅游禁令之外,各国亦要考虑将其本国籍民众自疫区接返国内,当然其适用范围就依各国能力而定,究竟是仅适用于具有其国籍之公民,还是要进一步涵盖具有永久居留权之其他国籍公民、未具备该国国籍之受抚养家属、法定监护人或配偶,其实都要看疫区国与当事国间之互动关系,以及当事国本身预备为此种撤离疫区行动,付出多高隔离检疫与可能之医疗代价。

每当人类社会面对疫病爆发时,如何应对处置,永远必须纠缠在感性与理性,以及人性与科学间之矛盾冲突;所有这些旅行禁令,总是有可能是带有歧视作法,但其源头未见是针对疫区国而来,有时确实是当事国本身防疫与医疗能力有限,因此不得不采取最保守作法所致。

因此在疫病当前,本身尚未完全处理妥当,稳定疫情发展前景前,与其在情绪上去抗拒这些旅行禁令,毋宁认真处理疫病。毕竟止谤莫若自修,将疫病清除干净,让对方不必担心受怕,才是解除旅行禁令之正道!

►【给总统建言林忠正/防疫之外要准备对中国避险

►【安置曝光】请柯文哲不要赚政治国难财

►看更多【张竞】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