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网路将无所不在!2025年会有20兆GB物联网资料量
全球储存方案供应商希捷科技公布一项研究,显示网路速度的提升和一人拥有多项装置的趋势,将成为推动云端和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关键,预计到 2025 年,物联网将产生超过 20 ZB ,或者是 20 兆GB的资料量。
根据希捷研究显示,到了 2025 年,南韩、新加坡、香港、台湾,网路将无所不在。然而,同时间在印度、印尼和其他亚太国家中,网路普及率却仍停滞在 10% 以下。预计未来十年内全球平均宽频网速将达到 72 Mbps,而亚太区的宽频网速则将提升四倍至 87 Mbps,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宽频网路。这表示今日需要花大约 28 分钟下载一部片长两小时的高清(HD)电影,在未来,下载时间可缩短至 7 分钟内。
研究显示,2025 年将有超过 400 亿台连网装置,而绝大部分的 IP 流量将不会来自于电脑装置。在这些连网装置当中,有 64% 是用于机器与机器(M2M)之间的资料交换,26% 来自于智慧型手机,5% 来自平板,4% 来自功能型手机,而剩下的 1% 则来自笔记型电脑。
*未来市场对台有利:
研究机构 TrendForce 预估,自 2015 年开始,约有 25% 的台湾企业将采用物联网技术,而台湾的物联网产业规模更将达到 9000 亿新台币,这主要是归功于台湾从软体到硬体在物联网整合供应链上一应俱全的背景,意谓着,未来市场发展模式将为台湾产业带来庞大的商机。
举例来说,汽车产业不论是在台湾或是国外,皆为物联网潮流中成长最快速的市场区块之一,从2014年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从2亿单位成长至超过35亿单位。已应用于现今高档汽车中的创新装置,如连网的车载诊断系统(OBD)和自动安全系统将变得更普及。同时,消费性物联网市场将成为最大宗的物联网市场区块,到了2025年将产出高达130亿台连网装置,而在其中,电子装置像是智慧型手表和活动追踪器(activity tracker)的普及将会是驱动市场成长的主力之一。
台湾在物联网产业的优势及重要性,在国际企业于台湾当地积极地投资与合作下显而易见。举例来说,为跨足穿戴装置、医疗和汽车平台的API,Google 计划在台湾设置第二座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为其首座设置于美国境外的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而全球IP矽智财授权领导厂商ARM亦于2015年于台湾正式成立全球第四座、亚洲首座CPU设计中心,专门开发物联网相关应用晶片。这些投资皆显示出国际对台湾在零组件与系统组装研发能力的认同。
物联网的智慧应用商机无限,台湾企业也不落人后,发展领域丰富多样,从健康照护、运动娱乐、环境能源、制造、安全到交通运输等等应有尽有。
*穿戴联网装置大爆发:
根据希捷前述研究研究报告指出,2014 年全球共卖出了 1100 万只智慧手表,而它的简易版本–活动追踪器也有 3200 万只的出货量。整体使用中的穿戴装置预计在 2017 年将达到 1 亿 7 千万个单位,而该产业产值将在 2016 年高达 100 亿美元。其中,健身用的穿戴装置销量将成长 3 倍,预计 2020 年将从 2013年 的 7 千万只成长至 2 亿 1 千万只。
此外,研究也显示,运动员常穿的智慧服饰(如去年世足赛冠军队伍德国队所穿着的智慧运动衫)将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市场预测在 2015 到 2020 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可望达到 48%。
*储存设备需求提升:
因为物联网的来临,未来的储存解决方案将需依据产业及业务的核心运作,提供客制化方案,例如许多企业所需的即时分析。这需要拥有先进运算能力的处理架构,并将筛选过后有用的资料传送至云端,或是至内部部署(on-premises)或外部部署(off-premises)的伺服器上。物联网同时也将需要分散式储存方案,以读取在物联网资料循环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数据资料,所以基础架构及营运主管(I&O;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将需要为每一特有组件确认其相对应的储存技术。
另外,物联网将成为驱使IT产业扩增至更大的资料中心的关键驱动力,并将加速转移至以云端为导向的基础建设和资料平台架构。而布局物联网产业所需的弹性与规模,也将成为企业大量使用资料中心服务供应商的一大要素(透过其所提供的私有云和公有云服务)。
根据IDC研究报告指出,到了2019年,「分析」在物联网服务中的重要性,将确保超大型资料运算中心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物联网服务中,多重资料中心和多重云端的特性将会对多数的企业以及服务供应商带来莫大的压力(包括终端对资料中心、资料中心对资料中心)。调整并平衡资料中心与IT资产管理模式将为广大的网路区域及资安架构带来许多转变。为了提供物联网客户更好且可靠的服务,许多服务供应商将承受更多压力,这也将刺激他们采用智慧IT和服务,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管理他们在资料中心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