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又狂耍废?10种「错误认知」注定变鲁蛇 你中几项?

▲思考出现盲点时,很容易感到挫折而举足不前。(图/免费图库pakutaso)

文/石田淳

为了要成为高手,在不断练习时,会遇到一个最大的障碍,那就是「负面思考或情绪」。大多数人在真正成为高手之前,或是已经愈来愈厉害时,常会受到自己的负面思考或情绪影响,而受到挫折。这在专业上称之为「认知扭曲」。

精神科医师亚伦贝克(Aaron Temkin Beck),及其弟子大卫‧柏恩斯(David D. Burns)所提倡的认知学说。柏恩斯认为,若是人们抱持着以下介绍的10种思考方式,就会对现实错误的认知,容易产生负面的思考或情绪。

你属于哪种思考方式呢?请根据下方的确认清单,来自我诊断一下吧!

确认清单:10 种认知扭曲的类型

一、二分化的思考:非黑即白,不是零分,就是一百分的极端思考。

二、以偏概全:没有充分的根据就妄结论

三、心理过滤:看不见好的,只看得到坏的。

四、负面思考:做得好的是「侥幸」,做不好就觉得「果然是」。

五、妄下定论:悲观看待人心或未来。

▲悲观思考,会局限自己的潜力。(图/免费图库pakutaso)

六、夸大或贬低:失败时将失败看得很严重,成功时则认为实际上没有多成功。

七、感情用事:自己的情绪上是这样想,就认为一定是如此。

八、应该化:将所有事务都认定为「应该」(Have to)的模式

九、乱贴标签:只根据某一方面的事就对所有事情下结论。

十、个人化:不是自己的错,却认为是自己造成的;不是他人的错,却认为是他人造成的。

10种认知扭曲的类型中,最大障碍就是「应该化的思考模式」

若是高手,就不会有这些错误认知,他会经常控制自己的思考和情绪。在这10种认知扭曲的类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应该化的思考模式」,也就是面对事情时,都认为「应该、不得不(Have to)」。或许有人认为,「应该、不得不(Have to)」的思考模式,感觉上很有责任感,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模式,不是吗?

▲「明知道要做」,内心却很抗拒。(图/免费图库pakutaso)

其实,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从结论来说,如果习惯事物思考成「Have to」,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做不好。原因是练习不会持久。

人们的行为是由大脑这个「司令塔」来指挥的。然而,大脑不是忠于「你的思考=脑中的声音」,而是忠于「情绪=心的声音」,会视心的声音为指令,向全身发出号令

在「Have to」中,隐藏着更深的情绪含意:「其实不想做⋯⋯」

「(心里的声音:其实不想做),但还是得工作。」

「(心里的声音:其实不想做),但还是得读书。」这类的状况

因此,你的大脑就会忠实地反映出「原来心里是很不想要的!」你一定认为,大脑是一个复杂又聪明的器官。但是,大脑只是对于你的情绪,表现出单纯又直接的反应。因此,大脑会对身体发出这样的指令:「喂,听好!其实心里好像很不想要做。所以马上停止吧!」这就是你不会持续练习的理由

让人们行为改变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很开心。

因此,当我们开始着手某项事务时,如果将「应该、不得不」(have to)转变成「想要」(want to),就会开始行动,而且能够持续。

本文摘自《行为科学的魔法》/ 石田淳(社团法人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如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