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成功我就是笨蛋!」 10个「认知陷阱」你中了?

生气暴怒示意图。(图/达志影像

网搜小组综合报导

一个事件发生,我们通常会认为结果只和事件本身有关系,但其实不然,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反应间接原因当事人所持的信念、看法,才是更直接的原因。这是心理学上有名的「情绪ABC理论」,有心理咨询师整理出10个「认知陷阱」,你不妨看看自己中了几个。

「情绪ABC理论」(ABC Theory of Emo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理斯(Albert Ellis)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onsequences)。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所产生的情绪及结果,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态度、评价和认知水平

▲尴尬害羞示意图。(图/达志影像)

心理学网路服务平台「壹心理」专栏作者、咨询师代桂云近日撰文也提到这个理论,她举例,一位M女士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品位,不会穿衣打扮,某次闺蜜约她去咖啡馆不远处有两位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的少妇正在闲谈,忽然间那两个人向她这边瞄了一眼,看见她们掩嘴而笑,M女士立即紧张起来,浑身发热、面红耳赤,心想一定是在嘲笑,于是她围上围巾,遮挡住半边脸,再没有心思与闺蜜聊天,过了一会,她找了个借口匆匆告辞。

以艾理斯的认知模型分析,在诱发事件A发生后,即两位时尚美女瞄了M女士一眼后掩嘴而笑,M女士对A的解释是「她们发笑一定是觉得我的穿着太土了」,正是这一解释(B)才引发了她的C,即紧张情绪、生理反应以及后面行为。

代桂云说,可以设想,如果M女士对同一情境作出另外的解释,即她们可能在聊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她一定会继续享受与闺蜜的休闲时光

▼思考示意图。(图/达志影像)

她指出,这种例子有很多,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也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我们将这种习惯性对事件进行负面解读的过程,称作『认知陷阱』。一个人一旦陷入『认知陷阱』,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和适应不良的行为。」

代桂云也归纳了10种「认知陷阱」:

1、绝对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如果我没干成,我就是个笨蛋!」2、过度概括。「我总是很倒楣!」3、以点概面。「没考上大学,我一辈子都完蛋了!」4、妄自菲薄。坚持认为自身的优点不值一提。5、读心术内心认为别人对自己有很多负面评价。6、负面预测。认为自己未来一定会有坏运气。7、夸大危险。有被迫害的恐惧,不知不觉会夸大危险,自己吓自己。8、应该评判。总是用「应该」、「不应该」或「必须」、「不必」等字眼来评判自己。如果没有做到,就开始焦虑。9、贴标签。例如犯了一个错误,就定义自己为失败的人。10、过度责备。过度自责或过度责备他人。「没考上大学,我一辈子都完蛋了!」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