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宇程/标准答案:令台湾人脑死的邪教

▲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是台湾孩子从小被灌输的学习最高指导方针,却也让他们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图/达志示意图

文/谢宇程

脸书上某个家长上传了一张照片,引发将近700则回文讨论:一年级的月考试卷上,孩子的「连连看」大题被扣了 5 分,老师用注音写上原因「没有用尺」。孩子的答案都是对的,而且考卷上没有标明要用尺画线,这样的情况该扣分吗?有趣的是,大部分的家长支持老师,还许多人留言:「有事先跟学生说好,就可以扣分。」

我和加拿大籍的教师好友 Craig 讨论到这个事件时他哈哈大笑:「这样的情况真是太典型了。」Craig 也有个孩子在台湾就学,本身当老师的他,也在和台湾的教育环境角力、拔河。「台湾是把『听从老师』放在教育的中心,而不是把『启发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学生沦为木偶,这样的教育耽误了学生一辈子,也害了整个社会。」Craig 有感而发的对我说。

Craig 年轻时在加拿大读的是教育专业主修科技教育,副修英文教育。在加拿大任教几年后被日本企业延聘,教授高阶英语;后来到台湾工作,结了婚就在台湾定居任教,转眼已16 年。在台湾的这些日子,他曾在学校教过小朋友,也在大公司教过干部和高阶主管,他清楚看见教育现场的风气,后来怎么转化成为职场思维习惯。

「你知道在国际职场上,台湾人最弱的地方是什么吗?其实台湾人勤劳、礼貌、温和、认真,但却难以成为顶尖人才,原因就是『被动』。多数台湾人总要有人给他指令,告诉他要做什么,甚至得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否则,他们就会没有头绪、手足无措。」

例如,有一次 Craig 任职的企业有机器坏了,请协力公司派人前来维修。维修人员按照标准程序检修完成正要离开时,Craig 尝试操作一下,发现竟然还是坏的。他告诉维修人员,没想到对方竟大喊冤枉:「我已经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程序做了啊!」当 Craig 好不容易说服维修人员承认机器仍是坏的,维修人员只好打电话向总部请示,接着便呆坐着等结果,Craig觉得莫名其妙问他:「你不研究一下机器吗?不上网找找资料吗?说不定你可以发现问题的所在!」维修人员白了他一眼回他:「我没办法。」

「没办法!没办法!」Craig 边说边激动着,「我在台湾工作时,一次又一次,在许多地方,无论是学校、政府、企业,甚至是高阶主管到资浅员工,当他们遇到瓶颈、困难,或情势不明时,都会两手一摊的说:『没办法!』我都替他们汗颜。在欧美,一个专业人士是不该随便说这样的话。因为专业,意味着能用自己的能力找到新方法,绝不向『没办法』妥协。而『没办法』,却在台湾像口头禅一样,许多人竟能若无其事的说出来,用来合理化他们无行动、无作为。」

而这个「没办法文化」,Craig 认为正是在学校里、在老师与学生相处互动过程中,在考试与评分、在作业与订正,在听课和笔记之中一点一滴养成的,到最后深不可摧,让每个人像木偶一样。

西方孩子从小就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然台湾孩子却奉课本所写、老师所说为圭臬。(图/达志/示意图)

「西方这一百年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东方多数国家的教育,却强调培养学生的服从性,也就是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Craig 发现,目前台湾教育的主流,还是方式传统思维:「同学们,课本和老师就是真理的来源,不要质疑!你只要上课认真听,服从我们所教的一切内容、所给的一切指示,你就是好学生,以后就能成功。」「课本」、「老师」、「考试」三位一体构成「正确答案」,乃是台湾「传统教育思维」核心。在「传统教育」模式之中,学生唯一的地位,就是俯拜在「正确答案」之前,抛弃自己的思考能力、自主能力,成为习惯被控制、听命令的木偶。

首先,传统教育思维中,课本有写的,一定是正确答案,不由分说,学生不能质疑、老师不能抵抗。课本没有写的,就由学校老师规范,学生必要服从 ,例如:考卷上画线要用尺、答案下方要画线,甚至包括被安排在哪个座位。而学生对课本、老师的服从程度,则是由考试来检测:高服从性的学生,可以高比例的写出老师与课本公认的「正确答案」、得到高分,也就得到赞赏和奖励;反之,就会在分数和排名上被惩罚和羞辱(现在多是心理上的,比过去可能挨打好多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服从」,Craig 看见许多号称从台湾优秀大学、研究所毕业的优秀学生,没有见解、不敢/不会质疑,提不出从自己内心产生的主见。任何事,听老板的、听资深同事的、听「大家怎么说」,却无法自己分辨、构思、判断,甚至对自己的工作、人生、方向和目标没有想法。也就是在这样的风气之下,产生了「老板至上」的职场文化,以及「妈宝」之流的家庭现象。

「那么,你在加拿大教书时,上课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我问 Craig。「例如,我在加拿大很喜欢的一门课,就是用木工课(Carpentry)结合数学物理设计美术生物、商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Craig 的回答,超乎我的想像。原来,Craig 不只是一个教师,他还是个专业木工 (Master Carpenter),在加拿大,这是一个被肯定的专业地位。而他在学校主持的木工课,不但不被认为是「废课」,还是各科老师合作的首选。

Craig 的木工课,会带同学到社区中较贫困的人家,分组认领待维修、待制作的专案。例如,某个家庭需要一座花架,于是这成为某组学生的「作业」: 他们要和住户沟通需求,这是设计的部分;做出造型外观,这是美术的部分;要做力学分析,什么样的结构可以用较少木材做出最大支撑,钉子又该钉哪里等,这是物理的部分;选用木材,但各种木材的硬度、耐虫耐潮度不一如何挑选?这是生物的部分;量测角度、计算分力力矩、计算不同材质,以及设计要用的费心,这些才是数学。

在这样的专案过程中,学习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才可以真正「拥有」他的知识与技能。这里没有正确答案,因为设计的方式有千万种,但是这也不是随随便便怎样都行,要有明确的预算限制,也要符合屋主对花架的功能与外观的期待。教师不负责给「正确答案」,而是和学生一起思索讨论:是否某种木材要比另一种好?他们的架构有没有什么弱点?

▲让孩子从实作中思考,从思考中找寻答案,才是启发创造力的最好方法。(图/孙曜樟翻摄/示意图)

课本上有原理和原则,而老师有比较多的经验,但我们都不能告诉你正确答案,我们都不能为你做决定,是非对错非常复杂,如果认真和用心构想,你的想法可能比老师们原有的想法更好。」Craig 常常这样告诉学生:「所以,你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你要提出你的规画和方案,然后,你要实际亲自做,去解决问题。」

若要终止「木偶制造」式的教育,我们就要让「课本」、「老师」、「考试」走下神坛,把「正确答案」让位给思考与实作。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谢宇程,专栏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