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宇程/我们的品种不如欧美白人?
▲就连拯救世界的超能力英雄也多为白肤、高鼻、深眼窝的欧美白人。(Photo by Life of P/flickr)
文/谢宇程
「在美国生活两年,我真的能理解,为什么女生要喜欢欧美白人。如果说现实点,把我换成女生,我也会做同样的判断。」
学弟在美国读完硕士,在找工作前回台湾一趟约我吃午餐。聊到在美国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他有感而发的说:「我不知道如果在台湾养儿育女,是不是害了他们?我甚至不知道,如果我在美国成家生养儿女,我还要教他们中文、闽南语吗?我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台湾有所牵连吗?或者,我应该全力让我的儿女成为100%纯正标准的美国人?」
傲慢与偏见的原因
近2个小时,听着这位学弟描述到美国之后,从兴奋期待到沮丧挫折的历程,相当典型,许多人都经历过。顾及他的隐私,我就用自己的经验来谈吧!其实,许多留学、旅外的人经验都差不多。
刚到国外时,和别人谈起自己从哪里来,只要一说起台湾,我们都会异常兴奋,想介绍自己家乡的种种。但不久就会发现,对方并不在乎,他们没有兴趣也不想知道,于是就渐渐识相的愈说愈少。反观,同样在美国的「其他外国人」,像是法国人、义大利人、德国人、奥地利人……只要一谈起自己家乡的种种,却总能在谈话群体中得到热烈回响。
然而,在所有价值选择之中,能最明确的表露心中真实偏好的,莫过于交往与择偶这件事。像是我读台大时,和一个亲切可爱的女生成了好朋友,那时问她未来想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她诚实的回答:欧洲人,最好德国。
尤其在美国读书时所接触的经验和听闻一点也不少。曾和一位女留学生同组写报告,约好晚饭后到图书馆讨论进度和查资料,但当天晚上她却没有出现,而且手机怎么打都没接──她放了我大鸽子。第二天早晨我们同堂课,她竟和一位美国加州男生手牵着手进教室,她没和我多做解释,我也就没再过问了。
所以,我和这位学弟有着相同的体悟──人生而不平等,举世皆然,无论在台湾或是在美国。你的长相,决定了你受到的待遇:白皮肤、高鼻子、深眼窝,和黄皮肤、黑头发、平眼窝的我们就是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何许多人希望自己的语言能力、生长背景、生活经验等,尽量接近或模仿白皮肤、高鼻子、深眼窝的人,希望能得到好一点的待遇。
而这些,就是我们今天真真实实身处的世界。但这样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来的?
▲欧美国家民众多享有较好的生活条件,令人羡慕。(图/Vladimir Pustovit/flickr)
凡存在必有其因
我和这位学弟,其实都花了不少心思去了解事实背后的缘由因果。并非我们的基因差,也无关外貌的优劣。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黄种人都觉得自己好看得很,且普遍觉得白种人长得十分怪异。所以这位学弟得到和我相同的结论:「我们被轻视,是因为近600年来所累积的历史。」
现今的文明社会,只要一说到各种划时代的科学原理,发现者几乎都是白肤、高鼻、深眼窝的。若提到任何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人权法治与政府运作,一开始的倡议者,也几乎都是白肤、高鼻、深眼窝的。如果再谈到举世传诵的音乐作品,那些创作者,更几乎都是白肤、高鼻、深眼窝。
无论是蒸汽机、纺织机、内燃机、无线电、计算机、网际网路、搜寻引擎、社群网站、物联网及大数据,每一波技术与产业的革新,发起人、发现者几乎都是白肤、高鼻、深眼窝。尤其这些成果,全都真实的嘉惠了全世界的人。
日复一日的新闻报导中,我们同样不断看见:白肤、高鼻、深眼窝的人,享有较好的生活条件、政府效能、产业竞争力。全球观众也不断透过电影看到:当恶人欺凌弱势、当地球濒临毁灭,十次中有九次,都是白肤、高鼻、深眼窝的人,为了正义而战、拯救世界。
而今,欧美从生活品质、知识创新、社会风貌到产业体质,超越我们不只一阶。那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基因差,那是600年来积累造成的差异。黄肤、黑发、平眼窝的亚洲人,直到150年前才发现了落差,又悲惨的在连绵的战祸中消耗了100年,直到近50年,才真正急起直追,但距离仍旧明显。
人类,都是找寻规则和模式的动物。
当历史事件、影音作品、生活经验中,我们不断发现白肤、高鼻、深眼窝的这些特征,连结着美好生活、进步社会、繁荣富裕……,我们潜意识的判断与对待人的方式,当然就会受到影响──从我们优先和谁说话,到我们优先和谁交往、结婚。
也因此如果遇到任何女生,在选择伴侣时有「种族考量」,其实她不是选择一个「白肤、高鼻、深眼窝的人」,而是选择了一个他的同胞、父母辈、祖父母与世世代代所打造的社会和生活模式。
如果有人因此而「仇女」,其实无法改善任何事,这只能表示你不懂历史、不懂现实,也不能前瞻。愈是「仇女」,会愈让女生看不起。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有两条合理的路可以选择。
从个人来说,第一条合理的路就是:直接移民跳车。进入他们的社会、学习他们的语言、加入他们的企业、申请当地公民身分,争取成为他们的一份子,直接分享他们世代奋斗积累的美好成果。
但是这条路并不容易。多数往欧美移民的第一代,毕生努力所能达成的最高成就,常是「立足求生」,顶多在边缘抢滩,却不易进入中心。要到第二代,才有可能在主流社会与人际交往圈里,与当地人达到相近的地位。(因为黄肤、黑发、平眼窝的特征遗传,通常还是会有点落差)
对于移民第二代来说,父母辈的文化根源、族群认同、语言习惯,在表面上会受到尊重,可实际却是不如盲肠,是未完全萎缩的无用残余,迟早要断舍。说真的,这条路真的没有任何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争取美好人生的权利。
▲我们努力改变社会,可以让台湾的生活品质不输欧美。(图/Andy Tan/flickr)
种原因必有未来
但还有第二条合理的路,那就是留在当地,并更认真努力改变我们身旁的社会,即使得以百年为期。现在是历史造成的,但未来是现在的行动造成的:我们是有可能让这个地方一点也不输欧美。
我们这一代若留下来,就该开始从生活风尚、知识开创、社会风貌到产业体质,深刻理解欧美做对的地方,改掉我们的积弊陋习,并且依据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合适的调整创新。
我们这一代若想留下来,就该在科学、音乐、文学、影剧等创作上,或是在技术与商业创新上、社会与政府的运作上,做出嘉惠未来人类的成绩。历经三、四代后,当人们回顾历史并看看当时的世界,若发现是由黄肤、黑发、平眼窝的人,开创出这个美好且值得羡慕的社会,并发明了化解人类存亡危机的科技、创造了人类文明得以昌盛的制度与思想,还能挺身而出承担我们的族群对人类的责任,那么我们的子孙就不会因为他的背景和特质,而有任何的自卑了。
该留下或是离开
如果能力不足以改善大环境,理智的决定应该就是争取加入一个已经很美好的社会。但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改善大局,那他就应该留在一个还有很多改善空间的社会,一个等着他发挥才干的社会。
今日欧美成为最被羡慕的社会,就是因为他们有世代竭尽所能改善社会的先祖。而我们今日的决定,也将决定我们的后代将被敬重,或被看轻。
如果你在意下一代是否继续被看为「次等」,如果你希望不枉所托、不负所爱,如果你希望我们的后代,都能骄傲自豪的传承我们的语言、外貌与生活模式,那我们就加三倍、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后代所生活的世界中,黄肤、黑发、平眼窝或任何我们的标签与特征,成为高贵可敬的代表吧!
好文推蔫
谢宇程/代理老师:可丢可弃的卫生纸?
谢宇程/实习就像谈感情,切忌「设」后不理
谢宇程/那天你有话想说,但不敢开口……
●谢宇程,专栏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