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愿景》龙潭妈妈翻转亲子公园
客家文化馆后方的阶梯广场成功转型为沙坑游戏场后,也多了大坡面的溜滑梯,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桃园市客家事务局提供)
「龙潭亲子建设推广联盟」认为,当孩子在游戏场玩乐时,若不慎与其他孩子有冲突,可以用「游戏式语言」沟通,不仅能消弭亲子间的冲突,双方的负面情绪也能得到缓解。(龙亲盟提供)
桃园市龙潭区为传统客庄,民风保守纯朴,被视为退休养老的好选择,无奈缺乏多元的亲子设施、公园,想遛孩只能往外地跑,地方妈妈们决定揭竿起义,成立「龙潭亲子建设推广联盟」,靠草根力量撑出与公部门的对话空间,如今龙潭出现独特的摆荡游具,首座沙坑游戏场也在客家文化馆诞生,成功翻转家乡的公园游戏力。
在共融公园如雨后春笋的时代,放眼桃园12行政区,有军史风十足的平镇双连坡碉堡公园、有长15公尺滚轮溜滑梯的大溪埔顶公园、绿意盎然的桃园大有梯田生态公园,反观龙潭公园多以罐头游具、银发族的体健设施为主。
儿童需求 长期被忽视
「龙潭甚至没有一座公园有秋千可荡。」龙亲盟理事长黄琬瑄说,由于居住龙潭的年长者比例不低,较少关注亲子的需求,妈妈们曾在脸书社群提问、质疑公部门,却未获得积极回应,甚至有人认为龙潭好山好水,在此定居理应知足,不宜过多改变。
2017年,龙潭北二高桥下公园正被列入参与式预算,讨论游具更新方向,现为龙亲盟理事的庄小姐当时到场观摩后发现,明明儿童才是游具使用者,却没有表达机会,还听到有人反应,担心公园若是「太好玩」,恐吸引大批人潮、摊贩聚集,影响住户生活,让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感到忧心。
面对公园稀缺、呆板现况,妈妈们不愿妥协,决心从脸书社群、实地游说开始努力,自此地方妈妈的Line群中不再只是交流育儿经验,庄小姐在2019年中旬向1999市政信箱陈情,其他成员也在龙潭校园、桥下摆摊连署,争取建设共融公园,让龙潭吹起公共参与的温柔旋风。
借助社群 心声被听见
龙亲盟常务理事Eva说,除借助社群力量,妈妈们也在市长郑文灿到龙潭跑行程时,到场举牌、递陈情书,努力向里长、议员陈情,不放过任何机会,要公部门在研议亲子建设时,也能听到地方妈妈们的心声与期望。
历经无数奔波走访,妈妈们自认像在窄巷中求生存,要很努力才能撑出对话空间,但她们始终态度坚定。黄琬瑄说,国道3号桥下的「舞动园区」,不仅争取到过往未有的摆荡大索,周边也多了亲子厕所可使用。
罐头游具 变共融公园
此外,客家文化馆后方的阶梯广场,也在龙亲盟加入参与式预算提案后,获得龙潭乡亲高票支持,成功转型为龙潭首座沙坑游戏场;遭拆除的龙潭大池西岸游戏场,也在议员徐玉树协助下,获得观光旅游局同意重新规画;置放在龙潭运动公园里的罐头游具,透过龙亲盟陈情后,市府也允诺重新设计成共融公园。
「会玩才能好好长大!」黄琬瑄说,公园游戏力对孩子至关重要,孩子们能在游玩中刺激感觉统合神经,促进对团队合作的理解、提升自信心,对适性发展相当有助益,帮助宝贝们找到自身兴趣,是妈妈们争取公园建设很大的原因。
谈及未来愿景,黄琬瑄表示,龙潭生态丰富,龙亲盟日后将再极力争取自然游戏场,提升公园内自然素材占比,减少人工感,达到友善环境,也期许公部门在公园氛围塑造上,能展现更多地方特色,让客庄文化能在游戏中习得,深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