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美食认定主观 餐饮圣经推介 异见不少

米其林昨(6)日公布《台北米其林指南》中的「必比登推介」餐厅名单,与香港/澳门版与上海版第一次公布时一样,此榜单一公开立刻受到美食餐饮业界与食饕的广泛讨论,各种声音中当然也有「非议」与「批评指教」。

对榜单的「异见」包括:「必比登推介」的精神强调的是「超值」,但有些餐厅的价位国人心目中并不便宜;有些人认为榜单中有餐厅环境「教人不敢恭维」;更多人讨论的是有些餐厅的口味厨艺似乎「不够格」。另外,也有餐饮经营者怀疑榜单中的餐厅是「运作」入榜。

美食认定非常主观人人都可以各自表述、各抒己见,这是餐饮美食圈的「民主现象」,且在网路时代,「各执一词猛刷存在感」更是常态、不足为奇;不过,一如米其林从不说明秘探评鉴内容与餐厅摘星降星原因一样,对于各种声音与「异见」,米其林从不会出面说明、解释。

目前在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美食指南与评鉴,各种美食指南对美食饕客吃货而言,都等同一种「宗教信仰」,每种指南都是一个「教派」,信者恒信;对不认同的人,这指南当然也就没特别意义。其实各种指南都有各自的主张与「教义」,所以才会逐渐累积「信众」。

在所有的「美食教派」中,《米其林指南》的历史最久、这本「美食圣经」发行的语文版本也最多,也最国际化,「善男信女」自然也最多。因此,以影响力而言,尤其是「全球影响力」,至今没有其它美食指南或评鉴可以与之并辔。

事实上,米其林也从不跟其他美食指南或评鉴相比,也从不对外说明餐厅为什么摘星,也不会接受「登记报名参选」或「自愿主动放弃评鉴」的情事,「因为,米其林就是米其林,信或不信,在你;出不出书,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