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四共建民族记忆

邻近五四百年的北大红楼外,许多游客赴北大红楼探索五四精神。(记者吕佳蓉摄)

旺报观点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这是一场在民国初年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不过标榜延续中华民国国祚台湾执政党民间对这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运动的热度及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大陆

有些人认为,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五四百年大会上的发言淡化了「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但大陆其实也正用属于「中国特色」的方式,逐步实践民主与科学。民主是个需要适应民情、不断雕琢改善的过程,台湾青年也应展现可以影响大陆的自信心,培养大中华情怀,让两岸青年相互影响、一同进步。

民主科学 台湾的五四印象

民主与科学是台湾近代史教育中对五四运动的第一印象,习近平在五四百年纪念大会上,淡化了民主、科学的精神,并进一步将其总结为「爱国主义」,严格来说是一种从出发点的概括,但非忽略。

大陆在胡锦涛时代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科学的重视;在习近平上任后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也写入其中。

反思民主 贤能体制补缺失

全球民粹主义抬头之际,究竟怎样的民主才是真民主,这几年也引起反思。像是曾提出「历史终结论」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最近也修正他的理论,增加了用「政治秩序」和「国家能力」两个衡量标准,来补充他的历史终结论断。

来自加拿大山东大学教授贝淡宁也认为,中国不断改进的「贤能体制」,吸收了西方民主原有的磋商、审议、透明和基层选举等特征,但又规避了在较高层面采取一人一票方式,可能将缺乏政治经验极端主张者送上权力宝座弊端。他以其西方学者的视角做此判断,也显得更加客观有说服力。

两岸曾隔绝70年,光靠亲情血缘的论述,难免遭遇老一代凋零、新一代无感困境,因此当前两岸青年更需要共同开创新的历史记忆。而现在网路边界,两岸的影视音乐、流行文化不断相互影响,一部《延禧攻略》、《甄嬛传》,就能串起两岸青年的共同记忆。

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承担建构民族新记忆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两岸青年的肩上,两岸青年可以开创「新五四运动」,共同构筑「想像的共同体」,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