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连国字都不会读?国小师:把教育权还给家长

文/唐宇新(又名老师,目前为国小教师

编按:本文原题为〈浅谈第一线教师眼中的『教改』〉,文中深蓝色部分为引文,句末皆有超连结原文出处,部分有色字为编辑提示加注,与原作者无关。

补教名师周妤在商周发表了这一篇《在第一线的老师呛「教改」学者:学生连国字都不会写,怎么教他思考力?》

我看完后抓了第一个问题:『周妤的标题与内文有小出入』,她的内文写的是『学生连国字都不会读,怎么教他思考力?』

她的内文虽然不是学校教学的第一现场,却已经相当符合现状的问题了。我就以国小第一线教学现场来谈谈『教改』这件事吧!

台湾教育改革,简称教改,是指台湾1990年代以来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论是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变革,堪称台湾教育史上变动最剧烈的阶段。由于教改牵涉层面相当广,因此不断为社会各界所广泛讨论,又因争议颇多,且配套不足仓促上路。实施至今各界给予不一的评价。 (引文自维基百科

1994教改设定的八大目标已经完成:

李远哲民间团队与当时政府设定了『修订教育法令与检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普及幼儿教育与发展身心障碍教育、促进技职教育的多元化与精致化、改革高等教育、实施多元入学方案、推动民间兴学、建立终身学习社会』八大目标。以现在教育的现状看来,几乎是百分百达阵,像是:教育基本法在102年修订、九年一贯的施行、多元入学政策幼托政策、终身教育、森林小学………

这些只要输入关键字,您就可以用google找到相关的答案了。

说真的台湾政府在教改工作上是花了十足的功夫,即使仍有像是课纲等得争议,却也可以看出政府在教改政策上的努力,我们也确实该在给嘘声后,给予掌声鼓励一下。

2003教改万言书的『打倒升学主义、减轻升学压力

这万言书一出正代表了一件事情『教改施政完成度100%,然而并没有真的将升学压力消灭掉』。

书中痛陈自愿就学方案、建构式数学、九年一贯课程、多元入学方案、教科书一纲多本、消灭明星高中补习班盛行、教师退休潮、师资培育与流浪教师、统整教学、废除高职广设高中大学及教授治校等13种教改乱象。(引用原文)

这也很清楚表明了民间对于教改并不是太满意的,而万言书中的十三个质疑迄今仍存在。几乎是没有什么改善。2007年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中华民国教育改革协会、人本教育基金会 等民间团体组成之「我要十二年国教联盟」发起在国中基本学力测验结束当天的「七一二我要十二年国教」游行 (引原文),会产生也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无力改善而衍申。

周妤:「当个教书匠没什么不好」

我觉得每个老师,都该先做好一个教书匠,行有余力,再来想怎么当教育家,免得教育家没当成,连最基本的「教书」工作也没办法使命必达,那么一个老师,就丧失了他基本的价值与立足点。在你能够做到「让学生愿意听你说话」这一点之前,谈任何的教育理念,都太早了。(引原文)

这句话也确实的点出了现在教育的大问题-『教学弱化』,然近年像是『翻转教育』、『创思教学』、『数位学习』……也正在借此弥补城乡间教学资源(甚至教学者本身能力)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各方面的能力正在高速衰退

事实上学生写与计算的能力正以无法想像的速度不断的衰退

在教学现场待久了,教学者的感慨就会逐年加深。

也就是把教学端问题屏除掉后,现下最大的问题。当然教育部与几个县市都有针对学生能力做普测(无论补救教学、基本能力检定或是升学考试中的数据),都可以很清楚的呈现出这个问题。

没错,我说得正是『学生自身问题』!这个不是给了学生多棒的数位设备、多好的师资与更棒的教材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又牵扯到学生与家庭。偏偏我们的政府把问题堆叠到教育面上,让问题停滞在托育与补救上。

表面上托育与补救似乎提供了解套,但在教学者眼中看到的却是『孩子的问题家长不见得知道』、『孩子学习出了状况家长直接怪学校』。因为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亲子间的距离却因为福利政策而渐行渐远。

我对小英接任后的教育政策的期待

一位挚友曾在我脸书上留了一段,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反正我们什么做不好就是先骂,从老师骂到学校,在从学校骂到教育管理单位,最后最好骂得就是总统!」

这必然是小英政权的最大难处,毕竟起之于人民的期待,也有可能败之于人民的期待!

我对520后的教育政策其实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原因在于前阵子写了探究补救教学议题而被好高好高层『关怀』,自然落笔时不得不谨慎许多。

我对于教育政策的期待只有『把时光还给亲子共享,把教育权交付与家长』。

小结

过度的福利托育制度无法解决台湾教育的问题,而且上班时数多家长也没多赚到什么,最后就是数位设备与远距教学,这些高端的东西在孩子眼中也不过是3C玩具而已,真的有心运用这些设备在学习的孩子比重并不大,另外平板及手机上网过度昂贵不是每个家庭都承担的起。

教改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去探索自己,而不是让教育局限在只有学科成绩与升学的紧箍咒中才是。

●作者唐宇新,又名猫老师,现任花莲县南区小型学校国小老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