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量管制上膛 土建融排擠房貸恐趨惡化
房市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央行要求9月6日之前,全体国银必须交卷不动产总量管制的改善方案,据了解,由于土建融业务利率比房贷高得多,且借款年限仅3至5年,远低于房贷的20、30年长期贷款,使许多银行不分公民营,到时的作法都会优先保留额度给建商的土建融业务,届时恐怕会使民众的房贷额度更被总量管制牺牲。
内政部发太多建照给建商,总量排挤之下反而让民众借不出钱买房?
大型行库主管私下指出,现在的银行法第72条之2,不动产放款上限30%,等于是把房贷和土建融都放在同一个水库里加总计算,所以当银行满水位时,就优先把额度空出来给先前已放行其授信案的建商使用,由于先前这些建商的额度已获银行放款审查会通过,银行得保留一定的额度让建商在有需要时动支,如此,自然会排挤房贷户的资金需求。
倘若依照国银目前的不动产放款额度来看,土建融和房贷的比率,大约从1:2到1:4不等。对此银行主管指出,由于房贷不只是买新成屋,还包括二手屋,因此,比土建融高数倍的情况为正常。
银行主管也坦言,尽管近几年来因为央行降低建商土建融成数等信用管制措施,因此土建融年增率从110年1月起,由高峰16.77%一路下跌,但土建融案量仍不断,尤其现在的土建案量,有不少是消化4、5年前内政部所发出的使用执照,如今成屋进入交屋潮,因此才造成房贷一增加,使银行法第72条之2每家国银都满水位,尤其大型行库更喊冤说,目前普遍认为,因新青安才让银行不动产放款满水位,但若真是如此,民营银行不能作新青安,为何也跟着一起快要破表?根本原因仍和土建融业务量有一定关联。
但归根究底,建商在土建融的融资需求,仍源于内政部先前发出太多使用执照,鼓励建商不断买地、盖房子,才会有土建融更多的需求,但现在却变成大多数银行在有限额度之下,都选择保留更多额度给建商,但反而因此让民众更借不到钱买房,恐怕将会造成未来成屋「供给过剩」更加剧的风险。
虽然由于「限贷令」的实况,已惊动行政院,卓揆已表示要找央行开会,但国银认为,必须要找对方向,倘若政府在总量管制政策上,没有把房贷和土建融的管理作区隔,恐怕先前「限贷令」造成的民怨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