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智/大台北都更:30兆的故事!
▲大台北都市再生,以目前现有约110万户、12万栋来算,约可创34.14兆新台币的产值。
文/姚文智
在全球都市中,台北市的危险指数高居第一,根据剑桥大学的调查,发生事故和自然灾害时,台北市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812亿美元。
台南维冠大楼倒塌案的伤亡记忆犹新,但,你知道吗?大台北30年以上的建筑有110万6927户,若当时同等级的地震发生在双北,可能会有4000栋房屋会倒塌,都市更新已经刻不容缓。
面对居住安全的问题,上周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已经完成《都市危险及老旧建筑物加速重建奖励条例》初审(简称危老条例),并送院会审议,一旦完成立法,对于依建筑法评估具有危险、或濒临危险等建物的重建将有加速的效果。
不过,目前大台北一年平均更新的户数不到500户,照原本速度,要2369年才能完成都更,即使依危老条例及原有都市更新条例的修法幅度,也只能加快100-200年。大台北的城市改造陷入了困境。
2002年日本通过「都市再生特别措置法」,成立了中央层级的都市再生本部,指定了包括东京都心、新宿、涉谷、品川、横滨、名古屋、大阪、京都、福冈等地共65 处、涵盖6612公顷的都市再生紧急整备地域,不仅进行建筑物更新与公共空间整备,20年之间能创造12兆台币产值和247万就业人数。
▲为了实现都市再生的愿景,姚文智:近期内提出「都市再生特别条例」的法案。(图/记者翁嫆琄摄)
由政府主责、中央部会主导的大范围、公益性的都市再生,就是我认为可以解决老屋更新的重要方法。
由政府主责,能解决更新速度慢的问题,而大范围指定的都市再生,可以将防灾、托育、长照、生态等机能重新放入社区的纹理,让都市更新不只是单一建筑物的翻新,而是能因此重建宜居适居的生活环境。
大台北一旦实行都市再生,不仅让整个城市老旧狭窄的面貌翻转,也能如同日本一样,创造经济的效益。
大台北都市再生的产值有多少?以目前现有约110万户、12万栋来算,包括营建成本、上下游的原料供应、管理信托等大约会有34.14兆新台币的产值。金管会目前正准备放宽银行不动产融资上限30%的限制、降低银行本身自有老旧行舍都更后自用比率、及提高银行对民众都更放款额度等,诸般作为对都市再生产业也会有更大的催动效果。
为了实现都市再生的愿景,我将在近期内提出「都市再生特别条例」的法案。此法案参照日本都市再生特别措置法,由政府主导,指定策略地区,进行实施规划后再委托民间执行。这其中必须配合设置国家级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来统筹所有的工作,因此,此中心的设置条例,我也会全力推动,希望危老条例、都市再生特别条例、国家住宅及都更中心,再加上既有的都市更新法部份条文的修正,让所有的法制一次到位,政策能顺利推展。
当然,110万户的改建不是1年、5年可以完成,让我们把时间拉长为20-30年,在政府主导下,每一年可创造上兆的产值,如果以去年国民生产毛额17兆来计算,完成国发会设定GDP成长3%的目标,不是难事。
都市改造,需要大刀阔斧,让政府负起责任,用都市再生,让台北翻两翻,让台湾的经济起飞、成长。
●作者:姚文智,立法委员,致力于推动「松山机场迁移」、「台北市都市再生」。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