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受害救济办法修改遭疑「让民众难获补偿」 陈时中回应了
国内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会依据「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制度」来处理,不过民间团体与学者指出,卫福部日前修改预防接种受害审议办法,受害情形与疫苗接种的关联为「无关」的情形中增订一项「医学实证未支持其关联性」,忧心可能使民众难以获得救济。卫福部长陈时中今日回应,相关内容是依据WHO基本准则进行修正,但强调,有疑虑的部份并不会直接排除救济。
根据指挥中心统计,新冠疫苗3月22日开打至4月6日为止,共接种1.8万剂,有76件不良事件发生,当中有8件疑似严重不良反应。
台湾女人连线、台湾人权促进会和时代力量立委邱显智今(7)日举行联合记者会,针对今年2月卫福部公告「预防接种受害救济基金征收及审议办法」部分条文修正,疫苗与不良反应的「无关」类别中,除了既有的「医学实证证实无关联性」,增订了「医学实证未支持其关联性」。该修法遭质疑不仅不符合疫苗伤害救济精神,更将疫苗伤害的责任与重担让人民个人去面对,无视疫苗接种的社会性与国家责任。
▲民间团体举办让民众安心接种Covid-19疫苗,完善预防接种受害救济记者会。(图/台湾女人连线提供)
台湾女人连线理事长黄淑英强调,「医学实证未支持其关联性」可能是因为证据不足,也可能是因为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像是AZ疫苗的血栓风险在目前医学实证未支持血栓与疫苗关联性的情况下,台湾可能将相关不良事件归类至与疫苗「无关」,但并非真的无关,而是目前研究不足。
中研院研究员邱文聪强调,卫福部的修法让受害民众无法受偿,不仅民众不想打疫苗,因为出事了也不会有补偿,厂商也不会有诱因做进一步研究,如此疫苗政策结果除了让疫苗接种意愿低落,同时也使厂商怠惰。
台湾人权促进会数位人权专员周冠汝表示,施打疫苗是为了维系公众健康,所以政府鼓励民众接种疫苗,但当出事时,政府应该也要有所作为,不该让民众成为牺牲品。但此次修法,受疫苗伤害者可能被救济制度排除,剥夺人民救济权利。邱显智则表示,接种疫苗同时也在帮助社会、帮助国家,应该让补偿的机制更完善,让接种疫苗者更安心,呼吁卫福部尽速修法。
陈时中今日于指挥中心记者会中回应,相关内容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准则来做相关修正,但他也强调,有有疑虑的部份,不会直接排除,会依据专家意见针对模糊地带来安排救济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