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截肢延长存活时间 抗癌少女Dora妈:我拒绝了…
▲Dora VS. 苏惠娟。(图/方智出版社授权提供,请勿随意翻摄,下同)
作者:Dora妈咪(苏惠娟)摘自:方智出版社《爱与勇气,生命无惧》
●精选书摘内容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为注定的失败全力以赴」
如果我们把死亡视为一种失败的话,那有一种可以和胜利相匹敌的失败,就是为注定的失败全力以赴!这就是癌症末期的孩子,面对生命的写照。
当医生告诉我Dora存活率是零,因为癌细胞转移骨盆、膝盖,甚至脊椎。医生建议,让Dora截肢、做脊椎手术,这样或许可以延长一些存活的时间。但是,我拒绝了。身为母亲,作这个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深深的恐惧、自责、罪恶感排山倒海,痛苦的让我无法招架!我不要Dora最后的日子,还要饱受折磨,只为了活久一点。多久?一个月?两个月?不!11次的手术,33次的化疗,5次的复发,够了!真的够了!是该画下句点;是该放手的时候了。身为母亲,面对孩子的治疗,到底应该在哪个点上宣告放弃?存活可能比死亡还糟吗?我痛苦的问自己……。
Dora就像历经大小战役的英勇老兵,全身布满伤痕。然而,每个伤痕,都是她光荣的印记。战役总有结束的一天;老兵,总有光荣退伍的一天。那Dora呢?挣扎的活下去?不管过去或未来?她还要面对多少手术?多少化疗?难道,这将永远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多希望上帝能回答我一连串的疑问……虽然,上帝没有直接回答我,却一路带着我和Dora,直到今天。
Dora面对死亡,无惧的坦然和态度,让许多人学习到人生最珍贵的功课!Dora用生命亲自见证—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更美好的开始。
「第一次告别……」妈咪:「Dora,明天手术醒来,可能会发觉身上多了一对翅膀。」Dora:「妈咪,我是不是要当小天使去了?」妈咪:「有可能……」Dora:「当小天使以后,还能不能看到妳?」妈咪:「当然可以!只是妈咪没办法看到妳,因为妳变成透明人了。」Dora:「那我们会不会再相见?」妈咪:「当然会!」Dora:「可是,那时候妳老了,飞不动怎么办?」妈咪:「那妳就在天上拉我一把啊!」Dora:「可以,可是妳要答应我一件事……」妈咪:「哇!居然还有条件,说吧!」Dora:「妳不能吃得太胖喔!」说完,母女相拥大笑。这是我们母女俩第一次的告别—没有眼泪,只有充满整个病房的笑声……。
「每个人都会死……」黑人哥哥:「谈谈妳对『死亡』的看法?」Dora:「每个人都会死啊!只是时间不一样……我知道我会去哪里。」黑人哥哥:「所以妳不害怕?」Dora:「不会!」言谈之间,「笑容」始终没有从Dora的脸上消失。
「一路玩到挂」医生:「妳再也无法接受任何化疗,因为任何化疗都会要妳的命。接下来,叔叔只能为妳开刀,让妳活久一点。」Dora:「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要如何为我开刀?」医生:「因为妳的癌细胞转移脊椎、骨盆和膝盖,我们会先帮妳开脊椎,从背部挖出脊椎的肿瘤,之后,再从腹部挖出脊椎的肿瘤,因为脊椎是圆的……等伤口复原后,接着再处理骨盆的肿瘤,这部分可能需要做截肢的处理。」听完医生的解说,Dora看着我,坚定的说:「妈咪,带我回家吧!我决定一路玩到挂!」
「告别音乐会」Dora被宣告存活率是零,回到家的第二个月……。Dora:「妈咪,我想在家里举办告别音乐会,妳能不能帮我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我要演奏大提琴,用音乐谢谢他们的陪伴和照顾,用音乐跟他们说—再见。」那天,Dora一首又一首的演奏着大提琴。虽然知道即将面对死亡,但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
「想帮助更多人……」在Dora最后一次住院的第二天,Dora主动要求黑人哥哥带摄影机到病房,为她做最后的纪录。黑人:「讨厌摄影机,甚至讨厌照相的妳,怎么会主动要求面对镜头?」Dora:「因为,想帮助更多人……」从那天开始,黑人和范范为Dora记录「人生的最后一段」。常常紧握摄影机的双手,无暇擦拭滚滚滑落的泪水……。黑人说:「认识Dora将近3年,Dora说的话,都没有最后的日子多。」
「最后的告别……」外婆:「Dora,不要害怕,当妳离去时,会有『光』指引妳到天堂的路,只要跟着光走,就能到天堂……」Dora:「外婆,妳不是说,当我们完成地上的功课,上帝就会接我们到天堂吗?妳看,我只有15岁,就完成地上所有的功课。妳和外公都已经80岁了,功课还没做完,所以,我一定是资优生!」Dora:「我向往天堂……到天上,我会成为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和耶稣一起吃晚餐,而且圣经里面所有的人物都会出现在我面前。」妈咪:「妈咪好羡慕妳喔!真希望可以和妳手牵手,一起走到天堂。」Dora:「我要在天上盖『爱的大旅馆』,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当他们完成地上的功课回到天上时,都可以住到我的旅馆,我的旅馆免费招待食宿喔!」Dora:「离去时,请帮我穿上Love Life的衣服,配牛仔裤;鞋子,穿范范姊姊和黑人哥哥在生日时送我的球鞋……还有,我的告别式上,能不能请宏恩哥哥唱〈诗篇23篇〉……」最后的日子,没有呼天抢地的哭泣;没有生离死别的哀痛。15岁的Dora,展现洞彻人生之后的清明与沉静;展现笑看人生的幽默与豁达。
▲拥抱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拥抱带来了「爱」的力量
「关于儿童安宁……」我学音乐,我主修大提琴。我不是医生,也不是护理人员,你问我:「什么是儿童安宁?」说真的,我无法用专业的语言回答你,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不是这方面的学者。但是,上帝却让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亲身经历,学会了这门人世间最难的功课。Dora告别式结束第二天,再次回到93病房陪伴癌末的孩子,后来,也到其他医院协助一些面对癌末不知所措的孩子和父母……然而,这条路是寂寞的、是孤单的。毕竟,大多数人对「儿童安宁」仍不理解,仍避之唯恐不及,也因此,6年多来,走在这条路上,常引起一些人的误会和不谅解。我们的一生花太多时间在知识的学习,如果学校有一门课程是教导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或许有一天,当我们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刻,就不会有太多的不知所措,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和伤痛。任何父母听到「安宁」两个字,就好像承认放弃治疗、放弃努力、放弃希望、甚至放弃最后仍然可能出现的奇迹!作这样的决定,除了锥心刺骨,还有些许罪恶感。我了解!只是,当医疗对孩子再也没有任何帮助时,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许多癌末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舍、医生的不放弃,「走」的很辛苦;然而,我多么不希望父母在孩子离去之后,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孩子最后的痛苦挣扎,一辈子挥之不去!「告别」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放手」需要很深很深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告别,是人世间最让人心碎的课题。当我们愿意接受孩子即将离去的事实,当我们愿意选择放手时,孩子才能坦然接受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然后,安然离去……但是也唯有父母愿意主动的、坦然的、勇敢的和孩子告别,才能让孩子离去时没有牵挂,让父母接下来的日子没有遗憾!然而,「放手」不代表「放弃」;「死亡」不代表「结束」。「爱」是直到天堂都不会消失的……
在一群人的鼓励、协助、支持之下,经过将近一年的奔走……「生命无惧关怀协会」正式成立,协会宗旨之一就是要推动「儿童安宁」。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定律,所以这世界的一切,几乎都是为这定律而设计。但有一群孩子,他们的一生,没有经历「老」,他们甚至活不到18岁。然而,这些罹患重症的孩子却用他们短暂的一生,亲自教导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功课,教导我们生命的道路该怎么走?教导我们如何从死亡学会活着?他们教导我们的,是我们用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功课。这些孩子都是我们的英雄,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导师!不须用同情、怜悯的眼光看待这群癌末的孩子,他们面对生命尽头展现出来坦然无惧的态度和勇气,是许多人一辈子望尘莫及的。他们一个个用生命亲自见证—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更美好的开始。他们一个个用生命亲自告诉我们—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会死不是吗?这些孩子只是把一生浓缩成十几年过完,我们必须有勇气承认且面对这「不自然」,为这些孩子设计、打造专属于他们的空间和课程,让他们短暂的生命,仍然能享受世界的美好,仍然能活得精采、活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
「学习」「游戏」和「爱」只要给孩子「学习」「游戏」和「爱」,就能减轻他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绝望」不该属于孩子!别让孩子最后的日子待在小小的病房等死;孩子无法走入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把世界带给他们。曾经有人告诉我:「立志行善,必须赚很多很多钱。」我回答:「那,我就没有时间行善了。」火需要木材,才能继续燃烧;打仗需要子弹,才能继续前进!我希望能集合一群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行善,一起为癌末的孩子打造舒适、温暖的空间,为癌末的孩子设计专属于他们的课程。于是……我有一个梦想……为孩子建造一个「快乐城堡」!城堡里有:教室、图书馆、餐厅、电影院、攀岩墙、游戏室、音乐厅、卡拉Ok(这是一位病童给我的建议,因为她很喜欢唱歌)……别笑我痴人说梦话,只要有你们,只要有一群和我同样心志的人,梦想终会实现,不是吗?
「一人独行走得快,与人同行走得远」自2011年开始,我透过数百场演讲,向社会大众分享癌末病童面对疾病坦然无惧的精神与态度,并成立「生命无惧关怀协会」,致力推动「儿童安宁」的理念。「当医疗对孩子再也没有任何帮助时,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我只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面对癌末的孩子,『安宁』越早介入,越能缩短并减轻家人面对孩子离去后的悲痛。」因此,推动「儿童安宁」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无可推诿的责任和义务!今天,协会诚挚的邀请您用实质的行动帮助这些癌末的孩子:提升他们的住院环境品质、抚慰他们的心灵。您的每一分力量,堆叠出我们的梦想;让我们一同帮助癌末的孩子,在充满爱、欢乐、缤纷的世界里预见天堂!
★本文经方智出版社授权,摘自《爱与勇气,生命无惧》★继《93奇迹:Dora给我们的生命礼物》畅销40000本后,Dora妈咪继续用爱改变世界的真实记录!★至国内外医院、监狱、看守所、学校、教会、企业等,进行约400场演讲的暖心故事!★收录癌症病童、受刑人亲笔写下刻骨铭心的生命告白!★收录Facebook上获得百万回响的感人心情!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NEWS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