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变局台湾需要海洋总体战略

李武忠

南海海域纷争越演越烈。菲律宾、越南、中国周边国家纷纷采取军事、护渔、探勘等行动来宣示拥有南沙岛礁主权海洋权益并向联合国所辖海洋法及海洋相关专责机构,表达拥有南沙群岛主权,原有「搁置主权 共同开发」的默契正被打破,南海局势陷入紧张短期内恐难平息。在讲求实力的现实下,台湾该如何善用柔性权力并透过合纵连横来参与这场赛局,需要高度的智慧和完备的战略思维。其实南海只是近年来海洋纷争的冰山一角,从南海、东海、北极福克兰群岛北方四岛、独(竹)岛及冲之鸟礁等一连串有关海域争端,已经在向世人宣告新海权时代的来临。原因在于陆上资源日益匮乏,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极具开发价值的各类资源,遂成为新一波全球竞争的焦点。

为此各沿海国家纷纷制定新的海洋战略,扩大对海洋的开发与掌控。不只英国把发展海洋科学作为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革命;欧盟则企图提高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领导与竞争力;美国日本更将其列为国家重要长期发展战略,并试图在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得先机。目前全球正掀起新的「蓝色圈地」运动热潮

台湾虽然位处亚洲太平洋之枢纽,海洋资源丰富,明显具备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天优势,尤其海洋蕴藏丰富的再生能源,正是九成以上能源需仰赖进口的台湾所最迫切需要发展的项目。却因为政府长期「重陆轻海」思维除了传统渔业稍有进展外,对于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起步阶段(2008年我国风力发电产值仅19459千元台币)。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为5732亿元新台币仅占国内总生产毛额(GDP)的5%左右,远较美国的50%、日本的14%、中国的10%低。无论是陈前总统的「海洋立国」还是马总统的「海洋兴国」,都是口号多于行动,经过这么多年台湾这艘船还停靠在岸边整装待发。目前除了将成立充满争议的「海洋委员会」(问题症结不在位阶高低而是组织架构不完整)外,几乎看不出有何具体的实际绩效(至少在护渔行动上可以展现积极的作为),让台湾可以在未来激烈的海洋资源竞逐中找到利基和有利的定位。

检视当前台湾在处理海洋事务上确实存在诸多缺失与困境包括:我国专属管辖海域与日本、菲律宾、中国等海域多所重叠,海域划界纷争不断,却未见政府积极折冲;海洋涉外、谈判科技人才经费严重缺乏(2012年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经费仅3.28亿元新台币与美国政府花在海洋科技研发费用达270亿美元相距甚远);参与国际合作能量不足;主事者习惯于陆域思维,缺乏明确的海洋决策与协调运作机制;海洋事务管理权责分散,分工不明确,导致管理机能失效;海洋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过度开发;海洋产业规划不当,导致不同用海产业间冲突不断等等,牵绊了台湾向海洋伸展的脚步。

海洋这块「藍色国土」关系台湾未來的生存发展。台湾要突破困局需要有新的海洋思维和战略,来因应诡谲多变的海上风云,尤其在反恐、防灾、区域经贸合作、海上维安,渔业资源养护等议题上台湾是可以找到着力点而只是旁观者。对于新海洋政策拟定应包括:建立兼容并蓄的「海陆平衡」思维;组建坚实机动的海上打击力量;积极培育海洋科技暨谈判人才,主动参与国际海洋相关事务;将海洋经济发展视为新经济引擎,制定出我国海洋产业总体发展政策;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投入,规划海洋保育专区,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海洋管理效率与加强海洋思维的全民教育,深耕海洋文化等,做好迎接大海洋时代的来临。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