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7亿观光财! 绿岛满地「黑色圆点」都是陆蟹扁尸
拥有迷人风景和世界三大海底温泉之一的绿岛,是观光客的最爱,岛上的环岛公路,让每年造访绿岛的人数超过30万人,也丰富了乡公所的税收,但却害惨了岛上的原生动物,不少保育类动物被「路杀」命丧轮下,其中以必须过马路到海里产卵的陆蟹受害最深。
在保育团体的疾呼下,绿岛乡公所今年花数百万元盖了4条护蟹廊道,但却草率行事,将开口设在断崖边,生存之路反成陆蟹的死亡之道。至于其他绿岛原生生物如蜥蜴、蛇、蝙蝠、鸟情形更糟,数量持续减少,政府若再不拿出办法保护,不用多久,绿岛就会变成只有观光客可看的「观光之岛」。
7月20日傍晚,当绿岛的游客成群结队骑机车赶着去吃饭,或参加夜间导览活动时,20多名护蟹志工正聚集在朝日温泉旁的道路,每个人身穿反光背心、手持水桶,准备展开护蟹行动,他们小心的踏出每一步,一看到有抱卵经过的陆蟹,便立即将牠拦下装进水桶,避免这些小东西在路上乱窜而成为轮下亡魂。
虽然乡公所在保育团体的压力下,花钱盖了护蟹廊道,但却草率行事,形同开了另一条死亡公路。去年绿岛乡公所获得台东县政府水保局拨付的330万元经费,整治边坡坍方及野溪堤防工程,但也被建议加入护蟹项目,绿岛乡公所于是盖了4条护蟹廊道。
不过,乡公所盖的廊道却让生态专家频频摇头,因为这些陆蟹廊道虽然经由地底横越马路,避开了危险的环岛公路路面,但开口却悬空在海边的断崖,离地约数公尺高,倘若陆蟹走这条路去海边产卵,恐怕将面临摔死命运。
政府单位草率替陆蟹设置廊道已经不是第一回了,2007年台东县政府城乡发展局也曾在绿岛灯塔附近,设置100公尺长的生态廊道,用PC波浪板阻隔蟹类栖地与马路,要牠们改走路面下的涵洞通向海边。
此廊道看似有用,但静宜大学生态系学生林修宇在2011年进行研究,发现廊道阻隔反增加陆蟹通过马路的时间,也增添抱卵母蟹降海迁移的困难度,反而增加了路杀机率。
此研究发表后引发社会哗然,大众将矛头指向政府,从此以后绿岛的主管单位「闻道色变」,不敢再轻易设置廊道以避免再招挞伐,护蟹志工只好土法炼钢,将陆蟹一只只捡起放生。
原本为促进绿岛观光而兴建的环岛公路,确实带进了观光人潮,却成为岛上生物的「最后一哩路」。绰号「山猪」的生态工作者吕缙宇在绿岛进行护蟹工作超过10年,80年代,当时绿岛的观光才刚刚起步,他也时常造访,每次都会对路上的「奇观」而感到兴奋。
「地上爬的像蜥蜴、螃蟹、蛇,天上飞的像蝙蝠、鸟,在路上总能看到被压的扁扁的。」当时还年轻的吕缙宇只觉得新奇而有趣,全然不曾想到背后代表的意义,一如大部分游客的心情。
但如今的旅客已看不见这种「尸横遍野」的场面,这几年的绿岛路面相对干净,但看在吕缙宇眼中却是另一重隐忧,因为「不是游客素质变好了,而是这边的生物都被压光了。」
绿岛为钞票付出的代价比大众想像得要严重多了,观光客带来大笔财富,却同时造成无法挽回的生态浩劫。根据统计,绿岛民众只剩下3,700人,每年造访的观光旅客却突破30万人,带来接近7亿元的观光财。过去穷怕的绿岛人从未见过如此大的财富,纷纷放弃原本维生的渔业和农业转开民宿、餐厅,且因担心游客不来,业者还低价相互竞争,也造就了当地机车横行、走马看花的旅游型态。
面对民众挞伐替陆蟹盖了死亡廊道,绿岛乡公所表示:「廊道已完工但还没验收。」后又改口说:「还未完工将会修改。」目前已暂时将廊道封住,等9月繁衍季后再行修改,但主管机关这种敷衍态度已让生态工作者无比心寒,只盼政府能进行相关配套措施,别让绿岛的生物因发展观光而灭绝。
更多镜周刊报导【绿岛陆蟹浩劫】火烧岛大赚观光财 绿岛如今变金山【绿岛陆蟹浩劫】猎杀龙王鲷、碾碎椰子蟹 绿岛生物濒危【绿岛陆蟹浩劫】紫云奇迹 廊道护蝶有功【绿岛陆蟹浩劫】志工月光下护行 不让螃蟹变肉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