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蟹横行认证保平安?

李武忠

秋风送爽,膏黄蟹肥是品蟹的好时节,只是受到气候影响今年苗栗县生产优质大闸蟹还未收成上市,而大陆阳澄湖大闸蟹也才于9月23日开放捕捞,但是国内市场却已经出现许多仿冒商品,这些大闸蟹来源不明,部分系走私进口无需经过繁复通关手续,成本低时程短,却因未经过官方药物残留检验具高度的食安风险。过去国内市售的中国产大闸蟹即一再被检出含致癌抗生素硝基呋喃氯霉素、恩诺沙星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禁药,引发消费者恐慌,纷纷要求政府能确实做好安全把关让消费者享受美食无负担,尽管政府部门已经加强把关(如采逐批检验方式,检验51项动物用药符合规定始得进口),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引发关注。

台湾每年进口水产品种类暨数量相当多,有些因品种不同可以从体型大小、外观等轻易来分辨如台湾鲍(九孔)与中国鲍鱼,但是多数属相同品种则不易从外观判别如台湾大闸蟹与中国大闸蟹,因此透过标章认证来做区隔兼具把关公能,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失为好的方法。目前地方政府虽然积极推动产地标章认证制度如:苗栗县政府实施该县优质大闸蟹产地标章并配有专属蟹环及标章,新北市政府则针对当地生产的水产品如台湾鲍鱼、大闸蟹、香鱼石斑鱼等推出安心标章,但是多属地区性普及且严谨度不一,成果尚待加强,如何落实标章认证稽查制度以及后续追踪管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要落实标章认证来与国外进口农渔产品做有效区隔必须多管齐下。首先要有全国性严谨的标章认证暨稽查制度,不仅核发过程要严谨对于认证后的追踪考核更是不能松懈,才能维持该标章的公信力;其次要有卓越执行力,毕竟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靠人来执行,应该要落实平日的稽查工作适时揪出违法仿冒商品,而不是等出事后才大张旗鼓动起来稽查,让外界作秀的不良观感;还要有相当的奖惩机制,光要求业者自律还是不够应该配以重罚,政府对于违反厂商依《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是可处以六万到五千万元罚锾,但通常是重重举起轻轻放下,对于违法业者根本不痛不痒,即便政府在食品安全把关上订有窝里反条款但是实际成案例子非常少,无法发挥效能,这些都应该检讨改进,还是要采取重罚;再者,政府部门应该协助国内生产业者建立一条龙式的产销管道,采专区专卖方式既可以和进口水产品做区隔也方便消费者选购;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宽列经费透过媒体积极宣导,让消费者认识该标章并乐于采购挂有该标章的水产品。

台湾政府积极推动加入国际经贸组织,无论是否配合贸易自由化开放脚步,确保进口水产品食用安全是不能打折扣,只是光靠事后检验还是难以把关,正确的做法应该从源头管理开始亦即从养殖(生产)端做起,透过健康种苗选购,饲养管理技术精进以及优质饲料品质,避免使用药物,再施以具公信力的安全标章认证,相信可以让消费者吃的安心。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