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她暴瘦8kg意外确诊「胰脏癌」 医提「3大症状」:出现多已晚期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高雄一名年近七旬的妇人,一个月前突然出现黄疸、暴瘦8公斤,就医后接受内视超音波检查,揪出「胰脏癌」,及时装置支架顺利进行后续治疗。医师指出,胰脏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等到「黄疸、体重减轻、严重持续腹痛」等症状出现,多为较后期的癌症

▲胰脏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出现严重上腹痛通常已是后期癌症。(图/记者李佳蓉摄,示意图

高医胃肠内科主治医师施翔耀表示,该妇人平日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虽有高血压,但药物稳定控制多年,近来却突发黄疸、暴瘦送医,检查出胰脏头部肿瘤并压迫至胆管,造成胆管阻塞,经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装置塑胶支架,排除黄疸问题后,再做内视镜超音波导引细针抽吸切片术检查,确诊为胰脏癌。

▲医师可利用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做相关治疗。(图/医院提供)

施翔耀说,阻塞性黄疸病因除常见的胆管结石外,恶性肿瘤也是原因之一,医师可利用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在胆管内置放塑胶支架,让胆汁能顺利引流,但恶性肿瘤造成的胆管狭窄,多为坚硬狭窄,塑胶支架可能功能不佳,且每3个月须更换一次材质,增加病患装置的风险,若改用金属支架,则可维持6至9个月通畅,减少病人再次受术的痛苦。

胰脏癌除早期不易发现外,取得组织确认也不容易。施翔耀特别提到,过去可由外科医师剖腹切片或放射线科医师透过电脑断层导引穿刺术取样,但可能有创伤较大、较无法有安全路径穿刺、需要穿刺其它器官缺点,现在已可借由内视镜超音波导引,经由胃或十二指肠将细针穿刺肿瘤取样做确诊。

吴政毅提醒,有胰脏癌家族史、抽烟、慢性胰脏炎糖尿病等高危险族群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如发现异常,可和消化系内科专科医师讨论,考虑实施内视镜超音波检查,及早揪出病灶,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