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耕作免剥削 中山大学成立社会企业挺小农
▲「Farming发名国际」的合作对象为南台湾在地中小农。(图/中山大学提供)
大学成立社会企业力挺优质小农!中山大学南台湾跨领域科技创新中心成立的品牌「Farming发名国际」,是一间专为中小农设立的社会企业,与使用友善耕作的农友合作,透过架设网站直接出货的方式,让农民免于盘商层层分润,而企业所获取的营利,也会以固定比例回馈给在地小农,达成生产者、消费者、生态环境三赢的局面。
中山大学南台湾跨领域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吴仁和团队长期钻研新农业之研究,有感于小农所面临的收购价总是从末端售价往回扣,利润多被中间的批发商、通路商、行口瓜分,为能达成「去中间化」,与小农建立网路销售平台,成立「发名国际」社会企业,希望改善小农身处农业生态系最底层的弱势现况。
▲发名国际执行长施乔心亲访柠檬农友黄小姐。(图/中山大学提供)
吴仁和表示,为能创新农业生态系使其永续发展,让小农团结起来有共存的商业模式,合作对象以符合有理念、有产量、有品质,却无资源、无通路、无品牌等「三有三无」定义的小农为主。其也结合科技部新兴科技创新营运模式研究中心设立与维运计划之「新兴科技创新营运模式发展之研究—以新农业为例」、以及教育部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划「建立农村电商平台生态系—推动农村社区实践新科技」,将学术知识转化场域实作,带领学生将课堂所学之知识、工具解决场域问题。
▲中心主任吴仁和促各单位实地至果园交流。(图/中山大学提供)
发名国际执行长施乔心说明,团队成员会亲访每位合作农友,确定对方使用的是有机、友善的耕种方式,并在接收订单后才从产地新鲜采收,为客户严格把关水果品质;公司高达70%的股份交由小农入股,确保社会企业的运作和未来发展符合农民利益。另外,公司盈余也投注在农村,因应不同水果的特性,添购加工设备或选果机等。
发名国际成立至今,合作农友总数达150位,销售高达26种水果品项,并链结17个第三方合作伙伴,包含政府、产业、大专院校等,于南高屏13个区域形成产业聚落。而在消费端,累计有80间企业、32位团购主、754位消费者的支持。同时,也时常举办交流活动,例如在中秋节前夕举办「伴你左柚」友善农业共游活动,让参与者了解文旦背后的生态环境,致力推广「农村创新、公益转型」的理念。
农友李明彦表示,因着中山大学资源的导入,可以提供平台、物流通路,也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耕种、栽培更好的水果,也因为平台的推动,产量也较过去提升了1/3。中山大学资管系硕士生吕幸玢提到,实际走入农村后,被农友的热诚、用心与坚持感动,借由在真实场域中,与农友、企业、通路商等生态系中角色们接触、互动,可以真正体会到课本、理论中所说的「平衡利害关系人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