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感冒之道四季大不同!保養方法、飲食建議一次看

预防感冒之道四季大不同。 图/疗日子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气候特性,春夏气候渐渐升温,秋冬则相反;春秋为气温转变之际,夏冬则是寒暑极盛之时。一般多认为秋冬易感冒,其实春天气候冷热不定也容易被「冷到」,而夏天也可能因为吹冷气而受寒感冒。以下疗日子请万芳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黄中瑀中医师来讲解,在四季之中,造成感冒情况的差异?以及怎么预防感冒?

夏天也会发生「风寒」?预防感冒之道四季大不同

春:注意保养肝气

春季气候由寒转暖,阳气开始升发复苏,此时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此时除了要特别注意感冒,也得小心过敏、气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预防方法:春天养生以保养肝气为主,建议适度伸展四肢,多放松、调整作息。最好早睡(11点之前)早起,晨起在户外运动(以散步等缓性运动为主,可多做腹式呼吸)。

饮食建议:可多吃地瓜叶、绿花椰菜等绿色蔬菜,以及韭菜、黑芝麻来保养,建议喝点玫瑰花茶疏肝气。

夏:也要预防感冒,注意冷气造成的风寒、风热

夏季天气燥热容易发生中暑。有两个原因:

汗腺和排汗功能被暑热、湿热压迫⽽导致汗水排不出去,被封在皮肤的内层。

现代人较少运动、爱吃冰品,导致身体代谢能力变差,体内水分补充也不够。

预防方法:以中医来讲,中暑不一定会大汗,可能只会导致发烧、头晕、头重、恶心、呕吐、小便不适,以及不容易入睡的感觉。若发生这些问题,除了平时要注意防晒、散热,少吹冷气、少吃冰冷食品也很重要,以免造成「阴暑」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也可能发生「风寒」!台湾夏天天气燠热,大家习惯喝冰水、吹冷气,这时就可能受寒伤肺,中医的肺指的就是西医的上呼吸道症状。而受寒感冒后,依个人体质、发炎状况不同,也可能出现「风热」症状,会出现喉咙痛、黄色浓痰、鼻涕浓稠等症状。此外,由于长时间待在冷气室,室内室外的温差,也容易造成感温失调(如室外大汗后直接吹冷气、或由冷气室直出而感觉不到室外的酷热)而产生夏季的热感冒(暑症、暑病)。

※秋冬后容易受外感袭击、反复感冒,可趁夏天做三伏贴,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饮食建议:小朋友、老人、熬夜作息失调等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的人,可能会发生「夏季热」,建议用鱼腥草或夏枯草、红枣等药材放入锅中煮水喝来预防。

※什么是夏季热:夏季热是东方人特有的现象,患者发烧大多不超过39度,吹冷气就会退烧。夏季热不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一般生病发炎引起的发烧患者比较容易手脚冰冷。

秋:注意保养 别伤肺

天是聚集能量、「收与守」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养生的开始。此时应注重滋阴润燥、养肺卫表与健脾养胃。如果照护不当容易伤肺,肺若损伤,秋天容易发生上呼吸道疾病及皮肤过敏,冬天则容易腹泻、肠胃不适。

预防方法:秋天早晚常有凉意,平日应早睡早起,此时常见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胃酸逆流、腹痛腹泻等问题,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保暖,以防发生高血压、中风、心肌梗塞等。养肺之道建议早起运动,可用大步慢走来活化心肺功能,让心跳变快以活血、使呼吸加速以行气,达到气血顺通平和。

饮食建议:入秋多燥,容易发生皮肤干、喉咙发痒、咳嗽等毛病,此时适宜多吃多汁的水果、蔬菜,像是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等新鲜水果,以及秋葵、山药、丝瓜、蛤蛎等滑润的食物;建议少吃辛辣、烤炸之物,麻油、姜、胡椒等调味也少食用为宜。

冬: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冬天气温低,不只容易让人感冒,室内外温度变化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方法:冬天养藏之道在于早卧晚起(6点之后才起来),下床前在被窝中先活动一下四肢再缓缓起床,并记得穿上外套。若出门运动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外出。记得注意保暖、留意作息。冬季若没照顾好身体容易伤肾气,导致冬天怕冷、春天身体酸软无力、呼吸道过敏易感冒等问题。

饮食建议:可以吃炖煮羊肉、鸭肉等温补食物适量进补,也可加一点葱、姜、蒜、辣椒、胡椒、咖哩等辛香料温暖身体,平时可补充适量坚果。冬天干燥要注意摄取水分、水果、蔬菜。平时建议多利用桂圆红枣茶、紫米红枣粥、酒酿汤圆等食品,可以温胃暖肾、温阳驱寒。

疗日子小叮咛

特别提醒,近年发生新冠肺炎的疫情,为了以防万一,万一身体有任何不适,最好赶快找医师治疗,而非任意自行药膳调理。中医的预防医学上有所谓「上工治未病」,但仍然需要专业的医师处置。

本文转载自《疗日子》,原文为:夏天也会「风热」感冒?中医师:四季预防感冒重点大不同 教你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