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未来大学预想图

文/谢明彧 摄影╱苏义杰

今年3月17日凌晨,正当全球开始笼罩在疫情的风暴中时,成功大学学生收到教务处简讯「因应发生疑似病例,17日起勿到校上课」,网路上瞬间炸锅,虽然最后证实该名学生并未进入校园,却也让各大学启动应变,60人以上的课程一律采远距教学

紧接着,3月31日,台师大接连证实两位住宿学生染病,紧急宣布4月6日起全校停课,一时间,全部师生立刻由线下转到线上,连年逾七旬的老教授也得被迫数位化。

远距从选配变标配 未来大学预想成真?

过去20年,远距教学因为软体工具频宽设备、数位能力等门槛因素,都仅属课辅性质,校园中也只有少数热情老师投入。但疫情逼得所有软硬体都得到位,以往,众人高不可攀的数位山头,如今也非得登上梁山,让远距从选配变标配。

其实,今年开始实施的「108课纲」,亦是让远距变标配的一大推力。

108课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亦是将「自我探索」和「自选课程」提早到高中阶段。

试想未来,一旦高中生的自主性与思辨能力提高,既有的大学课程安排及选课模式能否招架得住?届时,准大学生心中的好大学,恐怕不是过去习以为常的鉴别标准了。

因此,2020年,可说是新冠肺炎扰乱世界秩序的一年,也是未来大学新秩序的起始年!

远距教学╳108课纲,掀起学习新未来

历任台北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政次、教育部代理部长的现任北科大电机系讲座教授姚立德表示,很多人以为远距教学只是工具转换,但对大学教育的最大冲击是,每位老师的教学品质,随着线上课程的点阅率,被赤裸裸评价,进而牵动各大学校际间的竞争生态。

姚立德更用「黑盒子被打开了」来形容。他指出,过去学校选课、开课、上课都是封闭的,课程的评价,只能口耳相传,没有具体数据佐证,而就算明知某老师教得不好,碍于选项有限,亦只能默默接受。

但想像一下未来,任何学生,甚至准大学生,都可以借由线上教学,轻易得知、评鉴各校的师资阵容和口碑,也就是说,未来的大学,都从过去「挑选学生」的卖方市场,变成「被学生选」的买方市场了。

曾任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的中原大学策略长吴肇铭则进一步剖析,线上教学另一大颠覆点在于,以往课程碍于教室空间,有人数限制,如今,网路可以容纳成千上万学生一同观课,且打破「时」与「空」的限制。如此一来,名师与非名师间,恐有两极的人气。

四大冲击、15个改变 勾勒台湾高教样貌

也就是说,未来的大学,不但是校内同科系老师间的竞争,还得跟国内外同课程的教授间互比,竞争态势将变得又深、又广、又血腥。

对于未来,《远见》在探询国内外专家的见解,勾勒出四大冲击、15个改变,描绘台湾高教未来的样貌。

冲击1〉老师教学和角色被迫重定位

未来的学生可以清楚且明确地鉴别出老师的教学品质,老师为了预防被学生「下架」,就被迫得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因此,「老师网红化」将是未来的第一个改变。

姚立德笑说,国际知名的TED演说,之所以限时「18分钟」,是因为这是评估过后,人最长的专注时间。但偏偏现行的大学课程,一堂就60分钟,还不乏一次上三堂的。试想,一旦课程场域改成没办法实体互动的远距模组,老师如何在荧幕上唱足180分钟的独角戏?

就算老师拒绝线上教课,只想待在实体课堂,也可能因为学生贪图网路课程的方便性,最后被迫还是得回到线上。如此一来,几乎没有老师可以不花心思准备适合线上教学的道具、教材、讲课节奏。于是,未来,大学教授的养成,除了学术涵养,「教学」的吸睛度恐怕是重中之重,亦即得「网红化」。

「备课轻量化」,是第二项变化。台大电机系教授叶丙成分析,以往为让多数学生都能听懂上课内容,老师授课时,都得反复讲述。但倘若未来的学生可以自行在线上反复观看上课内容,那么老师们可省去大量在教学的「重工」时间,如此一来,反而有更多时间可以进行研究和服务,让老师效能最佳化。

另外,「选课集中化」,亦是高等教育可以观察的改变。

既然线上课程闯越了学生人数的包袱,未来,一位网红名师,就可以抵过十位素人教授,于是,系所的教师员额,甚至「生师比」是否仍是教学品质的王道?恐怕都会被重新讨论。

「教学辅导化」也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大学。

因为,既然未来「名师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至于不是名师等级的老师,将会从现在的『教师』,转变为『教练』,」吴肇铭说,未来,「名师」就打头阵负责「传道」「授业」;其他老师就成了帮学生「解惑」的「教练」。

冲击2〉理论课程线上化,实务课程实体化

诚如台科大校长廖庆荣所言,由于许多需实体演练的学科,难以用远距来授课,就像不可能光看影片就学会游泳,需要实作的课程,学生就必须来到现场、亲自动手,但反之,知识记忆型的课程,因为在线上可以反复观看,反而是实体课程难以与线上课程竞争。

于是线上和线下课程的分流和竞合,势必成为未来大学另一个极需被盘点的内容。

其中,「虚实交错上课」则是一项可能。

「文、法、商、社科、资讯是最可能被远距取代的科系领域,」台师大校长吴正己说,相对的,工程、生科、体育、艺术等除了知识记忆外,还十分偏重现场互动、实作,到学校上课,成了必然的诱因,「未来的课堂,会呈现虚实交错,创造最大效益」。

另外,「实体课程工作坊化」,亦值得注意。

既然学生会想到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能「实作」,吴肇铭预想,未来大学很多课程,恐怕会「工作坊」化。也就是学生先在线上上完理论课,回到校园,则是将理论,给实作、应用出来。让师生借由演练、互动,成为连接学用合一的最后一哩路。「到时,学校能否聘到企业业师、知名大师来开课,也就成为学校的新优势所在!」

「大学打群架」则也将是一项重大发展。

毕竟一所学校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课程需求,中山大学校长郑英耀说,若校际间,借由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可以跨校修课,才能发挥综效,形成多赢,甚至进而成为一如常春藤体系的跨校系统,才足以和国际大校匹敌。「你可以把不同学校都想像成是一个主题游乐设施,各自具有最吸引学生的特色,一旦多所学校组合起来,就变成最吸引人的迪士尼乐园了!」

不过,一旦如此,「硬体军备竞赛」就成了不可逆的变化了。

因为,为了远距教学,学校频宽要够宽、伺服器要够多、教室要变摄影棚;为了实作课程,实验器材、体验道具、创客中心都将是重点。但郑英耀说,其实这个趋势现在已经在发生,近年许多大学大幅改建图书馆,转化为数位、影音、体验与讨论中心,就是为了接轨未来。

冲击3〉课程并非校园不可,学制势必颠覆

首先,「考试模式的颠覆」将成为必然。

以往把学生关在定点、用考卷检核「知识背诵能力」的考试会被消灭,叶丙成说,当数位工具的课程随堂考、工作坊的实作应用考、专题研究、校外竞赛、小论文等学习履历,开始变成学习成果认定的一环,多元能力检证将会取代传统考试。

同时「学期限制会被打破」。

姚立德表示,当学生可以远距修课,那每位学生依能力,决定课程的修习时程,以及组合课程内容,所以,学期的长度,就未必要制式化,寒暑假也不再需要、大学更不再局限四年,就连修课的年纪,也会被颠覆。「未来随着少子化,大学很可能变成社会职场人重新进修的重要场域,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还会发生「远距国外、实务国内的双联学位兴起」。

吴肇铭指出,既然未来课程已「去距离」化了,是否会出现国内外大学合作开课的状况。例如学生在台湾,但大一大二先修习国外大学的远距课程学理论,大三大四再于国内大学上实作课,最后取得国内外两者学位,「这种扩展现行2+2国际学分学程的新学程,或许会开始出现。」

正因为如此,「留学定义被颠覆」。

「留学无法取代,但可以更有效率,」淡江大学校长葛焕昭分享,海外留学的一大目的,是亲自体验当地的环境、文化与生活,但如果先在台湾采用远距上完基础课,再到海外大学体验当地环境,「这是否也可能成为另一种更有效率的留学新模式?」

冲击4〉「毕业文凭」将被「学习履历」取代

目前的文凭,之所以由学校认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几乎都发生在校园内,只好让学校品牌背书,但未来学生的学习历程可能是跨校、跨国的,因此,学历履历恐怕更能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以,「学历开始模糊化」了。

毕竟在跨校、跨国修课的状况下,学生的文凭该由谁来给?铭传大学校长沈佩蒂表示,未来「文凭价值」可能会下降,而「能力证明」则会上升,因为企业看重的不再是「学生毕业学校的名字」,更重视学生到底修过哪些课程的「学习履历」。「所以,学校能不能提供学生好的课程选择,也就成为未来大学的关键优势」。

进一步来说,「远距教学认证将出现」。

近期美国发生数起学生告大学的案子,起因于学生认为缴了高学费,却因为疫情只能远距上课,品质不符期待。因此,现行的管院AACSB认证、工程IEET认证,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远距教学课程品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一所学校的远距课程如果没有获得国际专业机构认证,那学生就算修完,很可能国外学校或企业也会不承认。国际知名「无校园大学」密涅瓦大学(Minerva School)亚洲区总裁Kenn Ross说:「如果教学品质需要认证,是否是国内的大学足以担任的角色?亦或许,这将是台湾高教进军世界的一个机会点!」

「学生为课程选择负责」则是最后一个趋势。吴肇铭分析,既然未来是「学习履历」当道。学生就必须开始动脑思考「自主学习」「目的性学习」,学生必须为自己选课负责,不然就算国立顶大毕业,修的都是灌水课程,恐怕也难以被企业埋单!

总之,由于未来大学的主导权由校方转到学生,姚立德说,未来每间学校都将被迫认真思考「建立差异化」,同时,也可能将从以往「什么科系都有的综合型大学」持续转型为「在特定领域独具优势的特色型大学」。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7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