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80K→15K!健身教练转当水电工 叹:纾困1个月没下文

▲放无薪假怕缴不出房贷,王育䜣从健身教练变成水电工。(图/受访者提供)

记者潘姿吟专题报导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你我,「失业、无薪假」这个话题,变成了军公教铁饭碗之外,人人的必修课

有一句话这么说「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健身教练王育䜣奉行的理念,年轻时不吃苦、老来必受苦,所以投入运动产业这一行20多年来的他很清楚,苦和累只是生活原味,努力是为了累积成功的资本。本土疫情爆发前,他已经是国民运动中心的主管。

然而,自从宣布三级警戒,运动场馆被要求停业那一天起,王育䜣的世界全变了样。

疫情笼罩被迫停业 失业阴霾如无差别杀人

还好吗?王育䜣说:「大家都很心慌!」运动中心被迫停业,全体员工放无薪假,夹在老板与员工之间的他,第一时间担心的不是自己,他说:「这个角色会比较在意员工怎么办?如何安置?我自己知道,政府的动作可能没那么快……」

虽然知道政府一定会祭出一些措施,但王育䜣很清楚,不管是补助还是纾困,都可能因为中央主管机关或地方政府对产业特性不熟悉、没有明确条款,或难以厘清权责范围,导致订定出不适用于运动健身行业的方案,「可能,最后还是帮不上忙。」藏在心底的最坏打算,他从不敢对外说。

王育䜣语气无奈:「同仁问的一些问题,我不是不回答,而是实在没有答案。」

他不是鲁蛇,也有一技之长,疫情爆发之前,从来没想过「中年失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次全遇上了,面对几乎等同失业的无薪假,才发现,努力或不努力都会遇到,能力强或不强也是同一个结局。」他说,疫情笼罩下,失业简直是「无差别随机杀人」。

中年失业 平常多做一点的习惯派上用场

眼见房贷可能缴不出来、生活又马上会陷入困境,65年次的他,不得不为自己打算,「可是,又没有其他专长!」长叹一口气,身为家中经济支柱的他,实在没有悲观的本钱

专业资深健身教练王育䜣认为安全第一,进行线上课程必须先评估对方身体状况,否则很危险。(图/受访者提供)

王育䜣是体育大学科班出身,拥有健身教练证照、体适能教练证照、游泳教练证照、救生员证照,与相关工作多年经验,但相关产业都停摆,「台中地区又更惨,因为缺水限水,4月游泳池就关闭,救生员、游泳教练失业更久,看来也只能打零工!」

「周遭的大家都去当外送员!」他坦言外送员不失为疫情风口上的一个选择,但每天接触的人太多、太杂,存在一定的风险

可是,疫情之下,还挑工作吗?接触对象极少的工作能有哪些呢?

健身教练打零工 加入水电工班作求生存

这时,王育䜣过去的努力派上用场。他不是斜杠,而是多年任职于不同场馆的经验与人脉累积。

他娓娓道来,「每一家运动场馆为了维持正常运作,一定都会有驻场或合作的机电、水电、空调、修缮……等设备维护保养工班。」

过去,只要场馆发生电力事件抢修、水电冷气照明设备安装汰换,或 紧急事故需要危机应变处理时,他总是无役不与,「虽然不是业内专业,还是会尽量从旁协助。」他举例,像是帮忙跑腿、传递东西、让师傅不用爬上爬下。

防疫三级警戒从5月中开始,正是冷气空调业准备迈入旺季的时间点,「我与师傅一直都有互动,所以在得知放无薪假后,就去帮忙打零工!」他说,工作范围主要是场内引导,或协助开车、搬运、卸货、传递、清洁等助手的工作,或者较为粗重一点的事务。

这对有运动习惯的他而言,虽然体力还算吃得消,工作中也可以学到一点偏技术面的专业,「可是,收入还不太行!」毕竟零工以临时工计薪,每天工作8小时、日薪1500元,有案子才出动、没案子就没收入,1个月工作最少仅10天,最多不到20天。

▲三级警戒开始后,许多健身教练面临无薪假与失业。(图/CFP)

安全考量 反对一般民众进行线上课程

「真的是好辛苦呀!」身边的人心疼他,从月收入8万到只剩下不到2成,「为什么不跟大家一样,经营收费制的线上课程?」他认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运动可以让人健康,也可能让人受伤。

不是因为食古不化或跟不上时代,这是体育人的道德坚持。王育䜣解释:「线上课程并不是不好,但现阶段大家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完整!教一般人运动的难度非常高,在没有确切评估对方的身体状况前,贸然就进行远端教学,非常危险,轻则运动伤害,重则心脏病发,怎么办?这些在国外都是发生过的案例。」运动一定有风险,站在责任感与教育的角度,他强调安全第一,不只是签切结书这么简单而已。

经济困难、日子难过,打零工的收入不够怎么办?他说,已经向银行申请房贷宽限期,也申请了纾困补助,至于多久会核发?没有明确的消息,他只知道,送件至今已经超过1个月,「到底进度如何?也不清楚!」对他而言,政府只是丢了一个补助的说法,「事实上,手续非常繁琐,认定非常困难!」焦头烂额的他,还有同僚的情绪得处理。

「不知何时是尽头?」虽然会没工作,也倾向暂时不开放的他心想,「咬牙多撑一下就过去了,日子再差也不过如此。」因为即便微解封,消费信心还不会回来,不如疫苗施打顺利、疫情控制稳定再说。毕竟,心安了,才有未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