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口湖人文社区 诉说在地情

喜欢创作诗词村民陈山派,多年来把诗词写满家宅外墙,也成为铁花窗主角之一。(图/林士杰摄)

云林县口湖乡的「梧北社区」,2020年推动景观再造后成为网路旅游话题,社区内多添了十多面有故事的铁花窗,与邻近同在口湖的「成龙村」自然人文景点连成一气,值得一同走访。

椬梧水塔」底部不只是小雨燕栖息地,还以「家」的意涵进行瓦片拼贴的艺术改造。(图/林士杰摄)

阿嬷,咁ㄟ冻请您佮阮讲窗仔的故事?(阿嬷,能不能请妳跟我说这个窗仔的故事?)」经营杂货店的九十二岁阿嬷李林选,在梧北社区的铁花窗完成后,不只杂货店成为游客问路站,连她本人都变成宣传活招牌。梧北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王春生提到,社区因被选中进行「椬梧城镇之心人文景观再造」计划,用「跟着小雨燕趣旅行」的可爱意象做主轴,贯串社区人文景点与生态,散落在社区中、诉说十个在地故事的十三面铁花窗,因此一炮而红。

梧北社区的铁花窗作品《庙前柑仔店》,细致地做出了糖果罐的造型,也刻画出李林选阿嬷的人生。(图/林士杰摄)

寻铁花窗 听村民故事

想造访铁花窗,可从社区信仰中心「调天宫」为起点,循着小雨燕的标示一路前进。每扇窗中以不同的「双手」图案,带游客看到杂货店阿嬷从事农耕的过往、素人画家为照顾妹妹返回口湖的情谊,认识从台南北门嫁来口湖的「玫瑰姐」、自创诗词写满家墙诗人陈山派,以及致力民主运动的「民主先声」李万居,也能看到设计铁花窗的「芃芓艺术工作室」和「铁作职人」曾文昌团队,牵引出居民人生故事的用心。

《陈山派诗人厝》有陈山派嘻笑以对洗肾心情,与描述农村生活的创作。(图/林士杰摄)

《椬梧地、产、景》呈现在地养殖文蛤、白虾等产业面貌。(图/林士杰摄)

正午时分,「口湖游客中心」内有间「甘苦人餐厅」,以农民辛勤栽种的食材、养殖的鱼虾做成美味佳肴,可依预算、人数配菜,也有以花枝排、煎虱目鱼为主菜的个人套餐,还有超值划算的海鲜面,成为游客造访口湖常选择的用餐地点。

口湖游客中心的广场装置艺术「海将军头冠」,将传统信仰中的海洋守护神妈祖」转化为海将军,提醒大家珍惜环境。(图/林士杰摄)

口湖游客中心的广场装置艺术「海将军的头冠」,将传统信仰中的海洋守护神「妈祖」转化为海将军,提醒大家珍惜环境。(图/林士杰摄)

矗立在游客中心外头的大型装置艺术「海将军的头冠」,接连获得二○二○年义大利「国际A设计大奖」(A DesignAward & Competition)铜牌、二○二○「巴黎DNA设计奖」(DNA Paris Design Awards)。作品外型取材自台湾养殖鱼类「龙胆石斑」,表面以低温釉窑烧的陶片、磁砖,搭配镜面玻璃等构成,鱼肚位置还辟有座位可入内休憩。

「甘苦人餐厅」的「虱目鱼腹套餐」,能尝到无刺虱目鱼腹与加了虾仁的花枝排,还有鲜甜的当令时蔬。(350元/套餐)(图/林士杰摄)

老屋新生 问路吃茶点

当车拐入成龙村,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林荺紾带我们走进宫庙旁的「成龙.捌贰」。这是去年八月村子终于成立的问路站,屋内略矮的天花板亦可看出是颇有年份的老屋所改建。而做为工作人员的返乡青年们,正忙着烤热黑豆司康」与「乌鱼子司康」,以及现泡由在地农民栽培的「有机黑豆茶」,同时回答旅人们对成龙村景点的各种疑问。

手工低温烘焙的「有机黑豆茶」香气淡雅,口感绵密的「黑豆司康」与浓郁的有机地瓜抹酱滋味绝配。(有机黑豆茶80元;黑豆司康55元)(图/林士杰摄)

「成龙.捌贰」不只提供茶点,还不时举办产地生态导览活动。(图/林士杰摄)

紧邻着的「成龙集会所」,门神图案是以Q版鸟类形象绘制,象征成龙村每年有许多冬候鸟停留。成龙集会所在六十多年前曾是金湖国小成龙分校,民国七十二年才改成集会所,一度因管理不易而闲置几十年,在村民与艺术团队共同合作下,才变成现在以马赛克磁砖拼贴的缤纷空间。游客拍摄网美照时,也不妨仔细瞧瞧,还能在磁砖间看见居民生活影像。

「成龙集会所」以磁砖拼贴得相当缤纷,可以在此稍作休息与自由阅览。(图/林士杰摄)

认识湿地 访艺术作品

成龙村最初被外界所认识的起因,是十年前开始举办的「成龙湿地国际艺术节」,成龙湿地原是大片耕地,却在民国七十五年及民国八十五年间分别遭受「韦恩」台风与「贺伯」台风侵袭,引发海水倒灌与土地盐化,农民失去良田,只好转型从事养殖渔业。然而湿地虽不再适合农耕,却成了鸟类最佳栖息地,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都有大批候鸟来此过冬。

成龙村民在2016年首次创建自己的艺术作品《连结》,以桥梁形态象征与自然和谐共存。(图/林士杰摄)

林荺紾提到,由观树教育基金会主办、在地居民参与合作的艺术节,让湿地与居民生活更加紧密,融入生态意象的创作不只部分来自村民设计与搭建,也由于多采用木、竹等自然材料,时间久了难免损坏,因此村民甚至会自发巡视、重新修补。想多了解成龙村,用双脚走访一圈湿地创作、和在地居民聊聊天,绝对是最佳方式。

艺术家李蒉至以漂流木创作的《海螺》是2020年新作,用以表达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图/林士杰摄)

乌金飘香 日晒好滋味

艳阳下,木板上平躺着一块块乌鱼子,闪耀着美丽的光泽,包着头巾的阿姨们穿梭其间忙着帮乌鱼子翻面,是成龙村另一道冬季美好风景。

直到农历年前,都有机会在「丰桦水产」看见晒乌鱼子的景象。(图/林士杰摄)

加工技术承袭自爷爷的「丰桦水产」老板林丰樟表示,每片乌鱼子得历经采卵、绑线、清洗、去血等至少十道工序,才能精制完成端上桌。因应现代养生观念,还得缩短盐渍的时间,从而增加了加工过程的变数。即便挑战重重,他们仍致力保留乌鱼子咸香好滋味,制作「一口吃随身包」,以人工把关、分切包装,来到口湖时,可别忘了带点美味乌鱼子回家。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