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从公共到分众、从多元而偏激

特别企画「剧场.创作.行销」,傅裕惠〈当创作遇上行销—在表达与生存间寻找平衡点〉,1999年4月号,第76期。(本刊资料室 提供)

2001年4月,杂志第100期曾办过1场针对台湾表演艺术类杂志未来的公开座谈,我还真不记得自己曾在现场,也不记得自己当时是否真心关注过杂志存废问题。21年过去了,新兴表演空间的确如1992年试刊号中诸多呼吁,而变得愈来愈多,但表演艺术类别的杂志却急遽减少;剩下的唯一一本,也已经丧失圈内的专业代表性。今天的我的见证,对21年前对《表演艺术》杂志编辑充满热情的我而言,是彻底的讽刺。

媒体言论空间的公共性益发狭隘

我认为台湾表演艺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局限于市场条件和巡演腹地的不足,所以各门艺术产业的成熟非常缓慢,而创作部分的产业环节——如表演艺术类评论,依旧绑手绑脚、无法开展。更遑论网路空间的发达,「脸书」已经直接打败了实体杂志的讯息阅读率了;然而表演艺术媒体言论空间的公共性,其实是愈来愈狭隘,甚至因为分众而有观点偏狭的趋势。回顾1992年至今,杂志虽然一直依附在两厅院的结构内,却曾因不属于两厅院体制,而有过短暂的生态评论与观察报导;当年无论汉宝德、南方朔、林谷芳、马森、邱坤良、王安祈与吴静吉等诸多重量级意见领袖,都曾在杂志上书写论述与发表。2001年,南方朔曾在杂志百期的座谈会中表示,期许《表演艺术》杂志可以为台湾的文化生态找到生长点——如今,「一家之言」的核心象征已逐渐在21世纪极端年代大肆开展下,而完全分解。

过往我曾在主编林静芸的鼓励与协助下,为表演艺术(戏剧、戏曲和政策资源等方面)的生态报导,冲刺过一段时间;涵盖层面包括亚洲国家剧场发展(如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印度)、产业与行销分工、创作人才培育,及评论专业的探究等。由于90年代末至2000年初,台湾面临国际贸易组织成立(1995),全面推动全球化贸易,牵动中国大陆市场进一步迎向国际开放,和当时跃跃欲试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文建会升格成为文化部等重大文化政策议题,整体环境看似欣欣向荣充满希望,却也充满着自信心不足与看不见未来发展等焦虑。

当时不仅中央文化补助政策试图改变,文化补助政策也在转型,朝向模仿欧美先进国家较为开放、自主的补助模式。同时,90年代中期文化政策逐渐释放中央统一事权的思维,朝向地方总体营造以发展地方特色潜力为目标,地方县市政府开始透过文建会资源的协助,各有不同产业的规划。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和文建会演艺团队发展扶植计划(1998)有诸多变动之外,台北市文化局率先以地方县市层级,制定「演艺团体辅导要点」,协助艺文团体建立公信,能以非营利组织的角色,跳脱僵化的赋税制度,希望让表演艺术生态更具产业价值。

耸动偏激式的言论寄生在网路社群媒体

不过,在公共言论空间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变成必须透过紧密串连或是不断口耳相传,文化政策愈来愈难被监督与讨论,核心的资讯与知识也很难以简单的管道,传达到不同艺文组织层级,这些都与过往必须透过开放的媒体采访途径,施予主政者压力的情境条件,大为不同。当年在报禁开放后(1988),媒体艺文版面发挥了强大的功能,我们在歌仔戏与京剧风水轮流转的生态议题上,都曾见证戏曲现代化最关键的时刻。我想,生态报导的意义,多少也象征着关切生态的各种言论平台,和意见领袖网络的发展;如今看来,不仅讨论议题的空间已然转型变质,必须以耸动偏激式的言论寄生在网路社群媒体,可能连这样一群关注公共言论的知识分子,也难再现。

本文作者:傅裕惠(国艺会第9届董事、台大戏剧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曾任本刊编辑)

(本文摘自《PAR表演艺术9月号第348期》)

《PAR表演艺术9月号第3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