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定根、漂流或一株可能迁移的树 透析当代剧场生态「地方性」的位移

那个剧团于2014 年在321 巷艺术聚落演出《绿洲MOVE ! _ 遮》。(图片提供/ 杨美英)

近年地方创生政策的推动下,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显学趋势,对应台湾现代剧场生态的发展历程,亦曾有相似的标帜。然而,随着艺文环境的日新月异,所谓的地方性剧团经营策略或立案模式出现了多样的面貌,包括表演艺术个人工作者的自由流动度,时至今日,返乡或出走、驻地或移动,于近30年来剧团生态中的「地方性」指标,早有各种不同的位移可能,已经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单一选择题。

从在地生根开始

首先必须指出,从上世纪迄今,城乡发展失衡仍然是官方文化资源补助政策必须面对的议题。于是,1990年代的文建会(文化部前身)曾经相继提出「社区剧团活动推展计划」(1991—1993)、「社区营造总体计划」(1994—),确实成为1980年代以台北为主要场域的小剧场运动之外,影响全国各地萌发剧运的重要力量之一,促成了若干存活至今的表演团体。诸如高雄的南风剧团、台东的台东公教剧团(后改名为台东剧团)、台南的华灯剧团,都受惠于这系列公部门资源挹注而踏稳成立初期的脚步,然后,带着所谓「社区剧团」的身分,以在地文史取向的创作主题稳健茁壮,尔后努力走向现代剧场艺术的品牌定位。

上述中的「华灯剧团」,源起于当时天主教神父纪寒竹以影像艺术专长成立「华灯艺术中心」,举办当时地方稀少的艺文活动,滋养了在地青年学子心灵,并不断组成各种艺文社团,后来看到台北小剧场运动蓬勃新兴,派员前往兰陵剧团研习,1987年筹组成立剧团,吸引有兴趣的年轻人聚集,其中包括今天仍从事表演艺术工作的许瑞芳、李维睦、邱书峰、蔡明毅(蔡阿炮)、谢汶锜(阿娇)等人。因为受到纪神父和艺术中心空间的支持下,剧团开始邀请卓明、刘克华等台北剧场师资南下授课、导戏,大有从玩票性质走向专业的意味。

接着,1992年获文建会社区剧场计划补助,大幅稳定成长,强调在地台南人一起做剧场,以风土故事为创作题材的台语演出为走向,至1997年正式改名为「台南.人剧团」(现通称为「台南人剧团」),一直都是在地生根的鲜明形象。也因此,至2012年初,由于剧团成立了台北办公室,引发了各方高度热烈关切「台南人剧团不在/不再台南了!?」事实上,时隔10年后的今日回看这个话题,回归个别剧团的层面而言,应属2000年后因应创作核心成员和相关表演制作成员组成地缘背景变动的交通成本等环节,自然发展出随之需要调整的行政体质,可视为表演团队的生存营运策略选择,无须惊怪;笔者以为,更值得讨论的面向,应当是借此检视长期普遍存在的「一个市场与在地艺文团队文化责任的两难习题」。另一个面向才是属于地方性的情感连结,「因为知道台南人剧团终将变成一个由台北的导演、演员和设计,且针对台北观众市场而作的台北剧团,而对仅能在巡回场看到原是台南在地的台南人剧团演出的台南观众而言,无疑是被『陌生化』了。」(注1)

除了华灯艺术中心,同样为90年代台南小剧场的另一重要推手,则是当时独立于市府机构之外的补助单位——台南市文化基金会,举办了长达半年以上的戏剧表演工作坊,学员不限居住台南,因此后来组成的「那个剧团」创团成员包括了不同城市前来的年轻人,与前述华灯剧团的基本设定不同,即使尔后各自迁徙,如:转向法国定居的吴幸秋、现职台北果陀剧场「活化历史」专案总监蔡樱茹,以及近年北漂后重回台南立案的「耳边风工作室」角八惠;有趣的是,该团多年来始终以台南为基地,虽有参与早期「女节」等中北部的邀演行程,但从无以挥军北上为职志,长期以来无论是创作或策划,均以地方特定场域表演或在地艺文培育人才与推广为主要目标。

返乡的愿力

以上两个剧团的起点都是在地生根萌发开始,只是各自发展路径不同,让人联想到另两个2003年嘉南地区同时出现的新生团体,都是出于返乡立足的初衷,但相似又有异:「阮剧团」由一群嘉义长大、具戏剧学院背景的青年所组成,以「做嘉义人的剧团」为目标,是嘉义第一个正式立案的现代戏剧艺术团体,近年稳建快速扩展。「铁支路边创作体」当时以成员就读学校位于台南市铁路旁的共通特性为号召,同样是向着回家的方向,邀集高中大学同校或跨校的学长学弟们,返乡共组台南在地表演艺术团队,只是不再高举台语或地方文史素材创作演出的旗帜,而是追求「日系剧场表现方式为血肉、动漫视觉风格为发肤」。

创造回家可能的表演艺术团体.还有一些原住民舞团,无论是为了提供家乡子弟的艺术工作机会,或是洄向原生文化的艺术创作反刍之路,丰富了当代舞蹈的美学内涵与动作语汇,可说表现突出;像是2005年于花莲成立的「庄国鑫原住民舞蹈剧场」,2016年发表《038》以电话区码命名,进行在地生活文化关怀或议题批判;2006年创立于屏东三地门乡地磨儿部落的「蒂摩尔古薪舞集」,持续开发排湾族文化的跨域创作可能;2012年,太鲁阁族瓦旦.督喜创立「TAI身体剧场」,开始在花莲实验探索原住民新的身体语汇;前云门舞集舞者暨编舞家布拉瑞扬.帕格勒法2015年「回家跳舞」,在台东成立「布拉瑞扬舞团 BDC」,进行自我认同、返身自我凝视后的创作追求。

相较于此,曾负笈纽约求学、于2008年回乡立案「种子舞团」的黄文人,虽无上述原民舞蹈团体以传统祭仪歌舞为训练和创作的文化背景基础,而是将其凝望的方向聚焦于周遭环境事务的共鸣与反思,从现代社会型态变化和生活现象冲突之中取材,加上自力建成舞团拥有「907空间剧场」(注2),近年展演发表活跃。另外,旅德17年的吴思玮,也是相似的例子。2016年底,她于彰化成立「声舞团」, 2019起连续3档户外环境剧场,作为与彰化对话的方式,未来将与地方继续建立多少连结,有待关注。

无论如何,这些成团创作的历程,都显现了一种凝望家乡的艺术追求。但是,家乡或异乡,有些时候是难以分割、甚至可能相濡以沫。就像「林𬇙安与江谭佳彦这对台印夫妻,有个共同的理想:回到家乡创立剧团,在评估台印两地状况后,他俩携手回到林𬇙安的故乡——苗栗,打造了EX-亚洲剧团」(注3),擅长取材印度神话等传统文化元素,加以转化变形,创造现代剧场身体符号系统、新的写意表演。又如刘淑娟,和林𬇙安一样是金枝演社剧团多年固定班底的演员,2021年夏天于家乡台南归仁正式成立「天天工作社」(注4),且于今年12月在台北推出新戏。

移居的推力

不过,务实的经营愿景,自然也具关键性影响力。例如:1999年创立的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面临票房失利、剧团负债、台北房东要调涨房租等困境之际,2013年毅然自台北搬迁至宜兰县五结乡,整建利泽农会闲置谷仓成为备有排练场、专业制偶工厂及小型展演空间的「利泽国际偶戏艺术村」,2018年初正式启用对外开放。酝酿许久,决定成立非体制内的「国际偶戏职人学校」,已经确定2023年元月正式开课!

再者,随着千禧年后国内中央公部门艺文补助分配的多元考量,各县市的地方性艺文资源相形渐显丰富,加上艺术工作者的个人需求,愈来愈多外台北地区的新兴表演生态崛起。包括:台南艺术节2012年启动首届,于2020年登场的第1届「台东艺穗节」,以及2023年将迈入第3届的「彰化走读艺术节」(注5)等,自然吸引不少外地表演团队争取受邀参演的机会,促进岛内展演能量的移动和交流,也种下了更多后续返乡/离家的机缘。譬如:成团于台北的盗火剧团,这几年频繁往返台北、新北与彰化、新竹、桃园、高雄等城市,相当活跃;抑或是从台北艺穗节表现亮眼,尔后转往台东现地创作展演的「天团」,也都因地方艺文环境的吸引、移动而展露了更加丰富的创作样貌。

新的种子、移动的树?

长期以来,创作或经营,都属于剧场发展脉动的必要环节。而且,艺术和生存,也是推陈出新、无终结的课题。

一如本文开端所言,曾经台湾现代剧场史上可见的剧团组成,多半以「创办人╱主创者」为核心,再去组织团队、发展作品;但,近10年的新生代团队在组成契机与方式、创作策略与模式,已有不同的态势(注6)。

以近期台南两个青春活力十足的新生剧团为例;之一,「莎小戏」剧团,2016年在321巷艺术聚落初试啼声,尚无名号,标榜「用铜板买一出3分钟的小戏加饮料,认识莎士比亚的《马克白》等剧作」(注7),后来以此命名,立案于南投,且一试中的,2022年7月以「南投县111年度杰出演艺团队」身分于南投公有零售市场的转角摊位演出《菜市仔有妖怪》,引来地方民众围观,或可谓为与地方资源连结策略的奏效。之二,虽然3个创团成员自2017年即已开始共创,2018年才出现团名的「斜杠青年创作体」,至2020年1月立案于屏东县内埔乡,大抵也是和表演团队立案规则与地方政府的艺文补助条件有关。

是以,过往所说对于地方剧团的「地方性」,早已发生了若干位移,应以现下的视角重新观看。加上艺文资源结构与环境的变动,当代艺术生态圈的游牧现象,值得更多的观察。

面对当前艺文生态时势,离/返乡不再是单纯成立的惯性二元分类。返乡或出走的艺术创作者,可能自诩为随风瓢扬的蒲公英种子,具有非凡的飞行能力;也或许只是为了止饥温饱,「逐水草而居」;也可能所有的迁徙漂浮,正是再次离开已然熟悉的他乡居所,另辟蹊径、开创新局,起身追寻艺术心灵的故乡,终究长成一棵移动的树。

(注)

1. 参阅林伟瑜:〈期待台南人剧团成长的约定《十八》〉, 表演艺术评论台。刘嫈枫:〈立足南方疯戏〉,台湾《光华》杂志,2015年3月号。

2. 「907」是屏东盐埔乡的邮递区号。

3. 林立雄:〈回返苗栗 EX-亚洲剧团 用口碑「专注」扎根〉,《PAR表演艺术》第279期(2016年3月),页108-109。

4. 参阅《喂,你睡了吗?》春季读剧发表会活动资讯。「此时已历经世纪瘟疫流行两年,创团人刘淑娟感叹艺文工作受到大环境急遽变化下的冲击,因此立案望能以个人棉薄之力,为艺文圈尽一份心。期待以戏剧作品来分享生命的美好或丑恶,并为艺文工作者维护权益与发声,天天(日日),都有工作(戏),可以做(创作)。」

5. 林明佑:〈2023彰化走读艺术节 实验剧场征选加码补助到50万〉,《台湾好报》,2022年11月30日。

6. 吴岳霖:〈让我们在一起:谈剧团组成的世代转变〉,《PAR表演艺术》第341期(2021年9月),页58-59。

7. 当时节目单原名称为《321小戏节—莎士比亚的日式花园》,可参阅刘婉君:〈遇见不同的莎士比亚!《321小戏节》25日起登场〉,《自由时报》,2016年11月24日。

本文作者:杨美英(那个剧团《葫芦乐园:剧场发声报》主编)

(本文摘自《PAR表演艺术1月号第351期》)

(本文摘自《PAR表演艺术1月号第3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