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山/民主协商?习近平的对台策略

笔者认为习提「两制」台湾方案民主协商重点不是方案,而是协商。(图/翻摄CCTV+)

赵春山/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

「习五条」提及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和民主协商,这是习近平该次讲话的两个要点。他或许认为,这是针对内外形势变化,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构想。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1982年1月提出来的。这个概念透过同年12月中共召开「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时,通过《宪法》第三十一条有关「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取得了法律的基础。1983年6月,邓再进一步提出「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的「邓六条」,具体和系统化地叙述了他的一国两制概念。

许多人忽略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概念,是受到列宁「和平共存」观念影响。列宁当初注意到一个事实,即各国之间并非同时过渡到新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同时存在。尽管政府以及社会制度不同,他们商业上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列宁强调,不仅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从事国际经济关系及贸易行为,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此需要,这给和平共存一个实际的基础。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概念,是受到列宁「和平共存」观念的影响。图为中国建政70周年阅兵典礼。(图/路透社

所以从策略看,中共当初认为,透过一国两制的设计,可使台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补充大陆经济,并加快「四化」建设。这是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战略思想的发展,把利用资产阶级资本的想法,扩大或允许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二到三个资本主义地区。目前两岸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中共推动一国两制的动机,已超越当初的经济利益考量

我认为,习提「两制」台湾方案和民主协商,重点不是方案,而是协商。即把两岸的对话,从「要不要统一」,导向「如何统一」。但习强调的协商对象,必须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结果会是:民进党没有门票,但乐得出局国民党取得入场券,但笑不出来。

因为就国、共两党过去的斗争经验看,民主协商就是统一战线的运用。在那时候,统战可不是用来「交朋友」的;但国共现在的关系,已大大不同。

2019年4月,我参加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在武汉举行的「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由于时间是在「习五条」发布后,故两岸执政当局都很关注。与会的两岸学者对民族复兴有较大的共识;但对统一则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这就是制度不同的问题。习近平说「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我同意分裂不能拿制度当作借口,但统一却必须克服制度的障碍。

涉及民主协商,我为大会撰写的论文强调,应广纳百川。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意见,可欲不见得可行;没有可行性,当然就没有可能性。但如果先入为主,有了定见再谈,怎么称之为民主协商?

台湾各种民调显示,「一国两制」是不受民意支持的。因为「一国两制」既是统一后的制度性安排,台湾又被视为一个特别行政区,故尽管中共不断强调两制并存,没有谁吃掉谁的问题,但因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差别,台湾人民认为接受「一国两制」,还是有被吃掉的感觉。何况,受香港「占中事件」和所谓「反送中事件」的影响,「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留给台湾民众的是负面印象,他们怀疑中共所提五十年不变的承诺,担心台湾会成为另一个香港。

热门推荐》►两岸逆境中,蔡英文的左思右想►中共发表「白皮书」:坚持走自己的路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摘录转载自《两岸逆境》天下文化出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