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山/面对惠台政策26条 台湾的自信哪里去了?

大陆国台办主任刘结一日前受访表示,为台胞创造机会的政策不会停止。(图/记者陈政录摄,资料照)

赵春山/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

中共继去年2月28日公布「惠台31条措施」后,本月4日又推出了26条《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对台措施」〉。针对中共对台工作这一最新行动,我方府院都立即作出了回应。总统府发言人丁允恭表示:「两岸应正向交流、对等互惠,而不应名为惠台,实为锁台。」陆委会发表声明指出:「中共企图透过融台促统政策措施,拉拢台湾意图分化台湾内部,更证明企图介入影响台湾选举。」

台湾正值选战期间,民进党政府的回应,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记得去年「九合一」选后,民进党就剑指对岸,把败选归咎于外力介入。虽然事后没有证据显示对岸介入该次选举,也无法证明国民党是因外力介入而大获全胜;但对岸在明年选前的敏感时刻抛出「26条对台措施」,也难怪民进党的反应,让人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感觉。

我认为不仅对岸,甚至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利益攸关者」,都会关心台湾选举,并乐于见到「属意」的参选人获胜。但客观形势常常出现与主观意志相反的变化。台湾过去多次选举结果显示,中共几乎都是扮演「票房毒药」的角色。一般认为,蔡英文民调的止跌回升,就是因香港示威运动而「捡到枪」。个人认为,如果仅从选举得失看两岸问题,可能会误判形势。尤其对于角逐大位的总统参选人,应从选后中共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发展,来解读对岸此时释出的任何讯息

首先,「26条对台措施」是要落实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对台政策。从习在中共「19大」的报告、在年初「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的讲话,以及日前「四中全会」发表的公报内容看,他的对台政策核心应是: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来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反独」和「促统」齐头并进,但「促统」才是未来中共对台工作的重点

▲第18条为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图/中新社

其次,以「胡萝卜棍棒形容这次中共的对台示惠,亦不为过。中共实施对台政策一向就是运用两手策略,习近平上台后更是加码演出,即「软的更软,硬的更硬」,而且软硬都要让对方「有感」。在硬的方面,中共在蔡英文就任后,已接二连三挖了台湾的几个邦交国军机军舰绕台更为「常态化」;至于软的方面,就像这次中共提出的「26条对台措施」,其中直接诉诸台湾人民的就占了13条,多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甚至还在外事服务方面,提供台人「与中国民众同等待遇」。

民进党批评对岸搞统战,但中共从未隐瞒其对台经济统战的意图。1990年12月6日至12日,中共召开「全国对台工作会议」,扮演对台政策重要角色的「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就在会中声称:「要从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认识对台经贸工作的意义。」他把发展双方经贸往来及密切两岸联系,当成是「反独促统」的有力措施。杨尚昆特别强调,「重点工作是吸收台湾的资金,特别是希望在吸收重大台资项目上有所突破,并引导台资投向中共鼓励发展的产业。」杨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中共将给予必要的经费支助。

目前中共的对台经贸政策,还是沿着过去的统战轨道进行。只是开放的范围更大,提供的便利更多,能够吸引的台湾技术就更高端,人才更优秀。仅管如此,中共仍「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两岸関系的良性发展,还是有它积极的一面。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两岸都把民众的利益置于首位,这是好事一桩。想当年台湾的经济实力,曾被《纽约时报社论形容为「大到不容忽视」。当时台湾真是充满自信,如今自信哪里去了?我想,就算台湾的竞争力今非昔比,但台湾实施民主政治,执政者应较对岸更有争取民心的条件;执政者也应具有「制度自信」,相信台湾人民不会因「见利忘义」而「亲中卖台」。

总之,两岸只有加强交流,才有可能创造互利双赢;交流愈密切,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岸就愈不可能出现「地动山摇」的局面。

热门推荐》►拒绝亡国 中华民国应主动提出「台湾方案」►大选年的两岸关系:台湾的风险与蔡英文的机遇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