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白皮书》发布 助力公立中学应对新高考改革挑战

2017年,浙江首届新高考生尘埃落定,普通高校和单独考试招生共录取新生27.2万人,实现了“普通高考录取率高于以往”的目标。十九大期间,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但经评估,已经取得成功。

浙江作为国内教育强省,其成功试点无疑为全国新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依据。作为公立教育的有益补充,新东方优能中学长期致力于新高考政策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不断研发符合新高考趋势的产品和服务。2017年12月,新东方优能中学联合中国教育在线于浙江省杭州举行“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论坛,并于现场发布了《中国基础教育白皮书》,从多个维度还原一个真实的浙江新高考发展之路,助力公立中学应对新高考改革,把握新高考改革机遇。

《中国基础教育白皮书》从浙江新高考制度建设、实施过程、社会舆论反响方面着手,通过问卷调研、一对一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从多个维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浙江新高考发展之路,同时对浙江新高考命题思路、各地高考改革执行情况、高校招生模式、新高考下志愿填报等进行了不同程度调查与分析,形成了初步研究成果

多维度解读:浙江新高考的空前变化突破

新高考改革给浙江省高中学生带来的变化是空前的,《中国基础教育白皮书》主要从选科方式、学习节奏、招生方式及录取方式四个方面解读新高考下的“新”变化。

“新”变化中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取消文理科,由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7门课程中,任选3门课程参加高考。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的选科方式和新的学习节奏,相较于以往学生选择文科或者理科,在新高考“7选3”选科、“3+3”考试模式下,学生面临的是多达35种不同的课程组合以及学习节奏的全面提前,由此也催生了“选课走班模式”、“课程超市”等一系列新举措。

浙江新高考改革另一大突破是高考招生方式的变化,目前存在统一高考招生、三位一体招生、高职提前招生以及单独考试招生四种高考招生模式。同时,普通高校录取招生方案也随之发生变化,录取方式较之前差异较大。

人物访谈与调查:新高考模式下面临的四大挑战

《中国基础教育白皮书》深度采访了10多位一线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高三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大学招办老师,从不同的视角还原了一个全面的浙江新高考。新高考给予了学生更多选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生梦想,但在具体操作中,作为主体的他们也面临着不同的困惑和挑战。

一次冲刺变为多次冲刺,机会压力并存

新高考一大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两次考试机会,打破了以往的“一考定终身”,给学生和家长减轻了心理负担,面对高考更加淡定。而另一方面,一次冲刺变多次冲刺,学生的学习压力无疑也增大了。

学校面临师资结构调整新挑战

7选3的选科模式使得学生科目选择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表明,浙江省选择传统理科的学生由60%下降到17%,传统文科的学生由40%下降到10%,更多学生文理学科交叉选择,这对师资结构以理科为主的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校采用干预学生选科的方式来应对,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高考改革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初心

志愿填报难度加大,录取环节出现乌龙

与往年报5个学校平行志愿不同,浙江新高考模式下学生最多可报80个专业志愿,虽然选择变多,但如何填报仍然困扰不少学生和家长。尤其采取全新的高校招生录取方案之后,学生无法参考往年高校录取名次,对志愿填报较迷茫,甚至出现学生以一本线分数报考“三本院校”的情况。

学科水平测试:新高考改革下的创新应用

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始于1989年,各自主命题省份试卷结构、命题选材上都有了新探索,形成了高考试题的本地特点。但在新高考改革全国26省使用全国卷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公立中学缺乏命题参考,急需进一步把握命题趋势。而且,高考录取是择优录取,重点大学考查的是学生在高考中的排名,但目前省级联考缺位市级联考大多集中在本地二模,导致明确个人整体排位的时间晚,不利于学生的精准备考,也不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为帮助公立中学解决这一难题,新东方优能中学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进行测试研发,并于2015年起,联合全国中高考教学考试研究院,推出了SPT学科水平测试,即每年在全国范围与全国数百所公立中学联合开展“超级全能生”高考全国联考,运用最新科技力量,通过系统研发,全面检测学生学科能力,发现知识漏洞,挖掘提升点,实现精准备考,高效复习,助力学生走向名牌大学

未来,新东方优能中学将继续深入开展新中高考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深化落地,帮助学生科学备考,走向理想大学。